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和醫聖的故事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和醫聖的故事

導語:冬至到了,各地的餃子館簡直是場面火爆,不管是路邊小攤,還是裝修靚麗的專業餃子館,都可以用客似雲來形容。這天只要有點時間都會吃完餃子,圖個吉利,也是對一種文化的傳承。很多人都在冬至吃餃子,但是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有多少人知道呢?其實冬至吃餃子和醫聖的故事還有一段不可不説的往事。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和醫聖的故事

冬至餃子

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着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飢寒困頓。各地連續暴發瘟疫,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脱人民疾苦的醫生。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相傳張仲景老年還鄉時,正逢大雪紛飛的冬天。街頭很多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不少人耳朵都被凍爛了。張仲景看到這個情況,內心不忍,於是令人在南陽關東邊搭起了一個醫棚。讓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做餡,然後包成餃子。施捨給百姓。這頓餃子把不少鄉親的凍耳朵給治好了。

此後,每逢冬至進九,大家都紛紛爭食餃子,有諺語“冬至的餃子不凍耳”。

冬至吃餃子和張仲景的故事

冬至

張仲景是南陽糧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民眾施捨“祛寒嬌耳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和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當地百姓治病,受到那裏的百姓愛戴。他告老還鄉後,長沙的人們,每年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着鄉親們的心意去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染重病,長沙的老人説,長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壽終時葬於長沙。南陽的人哪裏肯依?兩下爭吵起來。張仲景説:“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着我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去,靈繩在哪裏斷了,就把我葬在那裏算了。”眾人一聽,也不再爭論了。

那年冬至,張仲景壽終了,長沙來了許多人弔喪,你一挑,我一擔,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張仲景的墳前修廟供奉,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面

冬至吃餃子我們上文已經詳細介紹了,那麼夏至面是怎麼回事呢?

冬至餃子夏至面這都與當時的季節天氣有關,夏至面也有悠久的歷史。據文獻記載,在魏臂時,我國已有伏日吃麪的習俗。(魏氏春秋)中説,三國時人稱“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來的。這段史實中所謂的“湯餅”,就是今天的熱湯麪片,即今天北京的所言的“揪片兒”。山東、河北、河南一帶人們除把麪餅拼薄揪成面片做湯麪的吃法外,還用刀切成手指肚大小的稜形薄片,在綠豆湯中煮。稱為“面棋子”或“綠豆棋子”。當時的湯餅,即後世麪條、湯麪的先河。在夏至時節吃麪,是享大自然之踢,也與當時的季節天氣有關。我國黃河流城民諺日:“芒種三日見麥花。”夏至前後正是新麥應時之季,人們吃麪首先具備了物質基礎。而且撰麪條也比較簡單易行。做着方便,吃着也方便。

同時,這期間天氣炎熱多雨,人們為了吃熱面發汗去濕,吃涼麪降沮祛火,也正好趁過夏至節改善生活,補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