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梅雨季節常見疾病有哪些

梅雨(黃梅天),指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此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梅雨季節中,空氣濕度大、氣温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黴雨”。梅雨時節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常見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疾病一:拉肚子潮濕天氣腸胃易“鬧事”

梅雨季節東西特別容易發黴,特別是中下旬梅雨季,連綿陰雨易使花生、玉米、穀類等食物發生黴變,人不小心吃了,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梅雨季節胃腸道腹瀉患者都會猛增,不少專家指出,很多病人都説自己食慾差,吃東西后胃脹胃痛,甚至便祕、拉肚子,而且平時疲倦乏力、易怒、焦慮,睡眠質量低下,不僅熟睡時間短,還常常失眠多夢。這是患上了功能性胃腸病。平時這羣人本來就因為工作壓力大而有輕度的焦慮或者抑鬱,在潮濕悶熱的天氣刺激下,由於休息不好,分泌的激素就會紊亂,於是受大腦控制的腸胃等器官就“罷工”、“怠工”,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伴隨症狀。功能性胃腸病多發於工作壓力大的白領階層,例如公務員、高級推銷員、外企職員等等,而且女性是“高發人羣”。醫生提醒,黃梅季節温度高,濕氣重,但晝夜温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不注意保暖,稍不留意就會着涼。此外,梅雨季節最適宜黴菌的生長繁殖,黴菌毒素可以引起人體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以及使體內遺傳物質發生突變等。在飲食上,市民要注意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感染,日常飲食一定要燒熟煮透,隔夜餐須回鍋加熱,冰箱裏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

疾病二:婦科病多發

在梅雨季節,各種常見婦科病也隨之悄悄而來。在這個時期,部分女性婦科疾病發病率是一年中最高的。原因是梅雨季節環境濕熱,黴菌會趁機入侵,大量繁衍。好多婦科疾病並無明顯症狀,只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和治療。

疾病三:關節疼痛濕度大讓風濕病有機可乘

梅雨季節濕度大,日温差也大,晴雨交替變化又快,極易誘發風濕類疾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關節疼痛是由於空氣濕度大引起的,特別是以往就存在腰肌勞損、扭傷、骨折,或有手術切口的人,在梅雨季來臨時會出現上述部位及關節的痠痛。這很可能是典型的風濕病。風濕病是一類與關節、肌肉等組織相關的疾病,出現病痛有多種誘發的因素,而在夏天常由室內外温差大、炎症、感染等誘發。醫生提醒有類似疾病的患者平時在空調房間裏,最好還是多穿一點,尤其是關節等地方要注意保暖;同時也要多注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飲食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有動物脂肪的食物。

疾病四:情緒黃梅天別讓心情也一起發“黴”

梅雨季節,氣壓低,濕度大,天氣悶熱,這種特殊的氣候變化,會令人體的不適感增強,情緒煩躁,容易發脾氣甚至打架動手。專家指出,梅雨季節,大家千萬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黃梅天別讓自己的心情也一起發“黴”了。減少在家上網看電視的時間,多增加與好友的見面或電話聯繫。給自己營造舒適的環境,放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穿上明亮色彩的衣服、泡個舒服的澡、看本好書等。注意室內空氣的流通,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綠茶和白開水。當感覺情緒不佳時,要給自己減輕工作壓力。多注意身邊家人、朋友的情緒,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症狀嚴重的,應該送到醫院就診。

疾病五:皮膚病忽晴忽雨容易“癢癢”

悶熱的天氣,會讓許多市民感覺不適。尤其對皮膚瘙癢患者來説,悶熱潮濕會使患者心情更加煩躁,甚至誘發和加重皮膚病。常見的皮膚病有白癜風、皮炎濕疹等皮膚疾病。夏季是濕疹高發期,濕疹的發病原因有幾個:連續的陰雨天氣,空氣濕度大,空氣中飄浮物、污染物和致敏物多,容易附着在皮膚上;潮濕天氣容易造成家中器具發黴,黴菌也是致敏因素之一;很多人喜歡每次洗澡時使用沐浴露等洗護用品,而這些洗護用品或多或少都含有化學物質,可能致使敏感的皮膚出現病症;此外,由於天氣比較悶熱,人們的心情容易煩躁,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的不穩定,造成以往有濕疹病史的人容易復發、病情加重。醫生提醒預防濕疹,防止黴菌搗亂,首先是保持工作、生活環境的濕度不要過高,如果濕度過高,可通過除濕機進行除濕,減少致敏物和黴菌的產生。其次是如果沒有從事激烈運動或者重體力勞動,人們一般用温水洗澡便可,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洗護用品,減少致敏可能。最後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易致敏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如果得了濕疹,施辛説應當注意皮膚清潔衞生,避免再刺激,切記不可搔抓、用熱水燙、肥皂洗以及塗刺激性強的外用藥。患者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同時為了確保治療的科學性和長久效果,千萬注意不要自己做主使用藥物,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關注梅雨天氣,就請關注本站梅雨專題 )

梅雨季節常見疾病有哪些
掃碼關注公眾號

梅雨季節常見疾病有哪些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TAG標籤:梅雨季節 常見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