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人們幹什麼

導語:很多人聽説過寒衣節,但卻不知道該節日是幹什麼的,尤其對於南方孩子,更是很少知道這樣一個節日。到底寒衣節是什麼節日?寒衣節人們幹什麼?該節日主要流行於北方,是一個和清明節類似傳統節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該節日。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人們幹什麼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人們幹什麼

傳統節日寒衣節

寒衣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陰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秦朝雖然早亡,但秦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38載詩人沈遘的《初冬近飲酒作》,其中詠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遺存。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節流行於北方,南方鮮有耳聞。

民俗學專家高巍介紹,農曆十月初一是傳統“寒衣節”,在冬天到來之前,羣眾選擇向祖先“捎包袱”的方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紀念之情,是中華民族“祖先崇拜”文化的表現。“燒紙”一直是平民祭奠祖先的方式,因此才會出現大批市民在街頭為祖宗“燒紙錢”的現象。

高巍認為,“寒衣節”的實質是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感恩,“燒紙錢”的習俗是深層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國人表達感恩的重要方式,應當得到尊重。但鑑於環境污染問題,可加以引導,如可以考慮在社區組織集體祭祀活動,以中國民間表演、上香行禮等方式來慢慢引導傳統改變,“移風易俗不宜靠強硬取締實現”。

寒衣節注意事項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人們幹什麼 第2張

寒衣節

焚燒寒衣的地點選擇

有的地方,焚燒寒衣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而一些出門在外者應該如何祭祀呢,此處就建議在十字路口衝着家鄉方向燒化紙錢,用粉筆畫個圓圈,衝家的方向留一個口子。如果在路口還是很不方便,那就儘量選擇不干擾別人的地方,在不給他人造成麻煩的情況下完成。

寒衣節掃墓的恰當時間

寒衣節上墳、掃墓,最好在上午九點至十二點間,一天中陽氣最充足的時段,下午不可以去上墳。並且身體抱恙者最好不要參與,老幼孕婦也不適合去墳地;近期運勢低迷者不要參與。另外天黑以後更不要去墳地。祭祀過程中不要在墳地嬉笑遊戲,不要口吐不敬之語,離開時乾淨利落,不留贓物。

寒衣節祭祖掃墓,紙錢等必須燒盡

很多人在過程中只是走一個過場,並未留心所燒的東西是否全部燒盡。此處要告訴大家,但凡給死者焚化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送寒衣給先祖,還應救濟孤魂野鬼

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因此在祭祀偏遠墳地時,根據周圍的環境,可以多帶一些五色紙,用以焚燒,有備無患。

修繕、遷移墳墓注意時機

墳墓有進水,塌陷,損毀的,建議在寒衣節當日進行修繕,墳頭的草木要及時清理,以保證先人在地下不受風吹雨淋之苦。有些人需要遷墳的,也最好在寒衣節和清明節進行。部分人墳地風水不好需要改善的,最好不要自作主張,一切根據專業人士堪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