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關於節氣的由來 有關節氣的來源

導語:每個節氣代表着不同的氣候、物候、時候,通過觀察節氣的到來,可以幫助人們瞭解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關於節氣的由來是什麼?有關節氣的來源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關於節氣的由來

關於節氣的由來 有關節氣的來源

冬至節氣

由來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中國歷史上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西漢時期就已經採取節氣注歷了。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就有八節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大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與農業結合得十分密切。因此,當時從八節二十四節氣上就可以掌握季節的變化,決定對農作物的適時播種與收割了。

關於節氣的由來 有關節氣的來源 第2張

立秋節氣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

由於2000年來,中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

關於節氣的由來 有關節氣的來源 第3張

春節

二十四節氣的價值

二十四節氣具有時間標記和時季轉換的提示意義。對二十四節氣的標註和使用,意味着中國在與世界節奏保持一致的同時,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元素。

不僅如此,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本身即將時間的流轉與氣候、物候的變化相關聯,其中有8個反映了季節變化(即二分二至和四立);5個反映了温度變化(即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