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小寒養生吃什麼 小寒養生習俗食物你吃了嗎

導語:小寒節氣是每年的1月5日左右,2016年1月6日迎來小寒節氣。小寒節氣正值三九天1月9日前。而小寒節氣期間是1月6日至1月20日。小寒時節天寒地凍,而且“年味”漸濃,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小寒節氣習俗有吃糯米飯、菜飯、喝雞湯等等。小寒養生習俗食物今天你吃了嗎?本站為你介紹小寒節氣相關養生食物吧!

小寒養生吃什麼 小寒養生習俗食物你吃了嗎


進入小寒節氣,也已進入數九寒天,飲食以冬季進補為主。

進入小寒節氣,也已進入數九寒天,飲食以冬季進補為主。小寒節氣臨近三九天,要注意冬日養生,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養腎防寒”:要補血、補氣、補陰、補陽。民諺也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説,足見小寒養生進補的重要性。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是一種補,而小寒民俗中有適當多吃點羊肉、狗肉的習慣,也是一種補。小寒節氣飲食千萬別貪戀油膩、辛辣的食品,應以補氣潤燥為主。 人們常説“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慾,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糯米飯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糯米飯

南方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飯裏面吃。糯米飯寓意温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上來説,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菜 飯

小寒節氣,一些地方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係。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過去則是家庭條件較富裕的人們才能享用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家是捨不得加肉的,會往菜飯裏埋一勺豬油,那時候平時飯菜沒有多少油水,因此“豬油拌飯”吃起來格外香。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雞湯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雞湯

南京還有逢“九”吃一隻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説,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於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小寒養生習俗吃什麼 :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禦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温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薑調味,建議每週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本站提醒:小寒節氣外出,頭部特別容易受寒,寒又為百病之源,長期積累寒氣,特別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注意頭部保暖不僅是要戴帽子那麼簡單,三九天裏,出門前、睡前別洗頭等生活細節也很重要。稍稍不注意寒氣就會侵入我們體內,滋生冬病。小寒節氣宜早睡晚起,以養陽氣保暖身體。小寒節氣是低温驟降、大風雨雪頻繁的時期,所以保暖是第一要務。

TAG標籤:習俗 小寒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