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咬秋、貼秋膘、沐浴三大傳承習俗

導語:立秋之後天氣會涼爽許多,初秋還不是特別涼快,藴含着夏天的燥熱,雖已是初秋,卻還是夏天的尾,秋天的頭。清晨與夜晚金秋的陽光温馨恬靜,相比三伏天是好受多了。百姓為迎接立秋這一天,有許多慶祝風俗活動,下邊本站為您介紹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關於咬秋、貼秋膘、沐浴三大傳承習俗。不知道你的家鄉怎麼過立秋呢?


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1、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咬秋”

立秋吃東西可以統稱為“啃秋”,有些地方也叫“咬秋”。“咬秋”和“咬春”之俗一樣自古有之。清代張燾在《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這習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帶曾很流行,人們在立秋的前一天將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湯放在庭院中晾一天,於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氣避免得痢疾腹瀉的作用。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城裏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着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裏,在樹蔭下,三五成羣,席地而坐,抱着紅瓤西瓜啃,抱着綠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悦。


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

2、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貼秋膘”

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伏天人們胃口差,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要補了,辦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選吃肉。這個習俗在北方尤其盛行。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時多燉肉、燒魚、燉雞鴨,其肉多烹製成紅燒肉、白切肉或自制醬肘子肉,也有這天吃肉或螃蟹肉餡或瓜餡餃子的。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在這天吃燉肉別提多講究了。家裏的主婦要到市場上買一大塊非常新鮮的豬後臀尖肉,回到家裏洗淨。在爐子上坐好了鍋,裏面除了切成方塊的肉和水以外,還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醬、鹽等,用文火燉。

3、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沐浴

立秋這天沐浴方面很講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陽曬過的水洗,有的地方這天還忌諱沐浴。這些講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為了不生秋痱子。因為在立秋後還有“秋老虎”一説,還會熱上一段時間,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還會存在。比如,老蘇州人在立秋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傳統。有的時候,還會從院子裏的薄荷樹上剪下數片薄荷葉,放在泡澡水裏。清朝,民間還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和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的話就叫“苦夏”。

推薦專題:二十四節氣之立秋(瞭解更多關於立秋習俗、養生、飲食、農事等相關常識請點擊。)

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咬秋、貼秋膘、沐浴三大傳承習俗
掃碼關注公眾號

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咬秋、貼秋膘、沐浴三大傳承習俗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