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預測2021年到2022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1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導語:你好~你點的冬天已經送達!進入10月,全國大部分地區一夜入冬,裹上襖子的我們瑟瑟發抖,想要安穩過冬,大家對於今年冬天的討論就越演越烈,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預測2021年到2022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其實客觀説來,天氣本身就是變化多端的,大家注意關注官方消息,防護得當就是。

預測2021年到2022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1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2021-2022年冬天

預測2021年到2022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1-2022年冬天預計是冷冬,主要原因是今年或是“拉尼娜年”,所謂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會高於北方,這樣一來就會極易發生極端性的寒冷。但影響冬天氣候的因素很多,所以具體以實時天氣情況為主。

暖冬的標準

根據國際氣象組織的規定,我國於2002年開始啟用1971年至2000年這30年冬季(即12月到來年2月)的平均氣温作為常年值(氣候平均值)。冬季冷暖現象可分為暖冬、冷冬和正常冬季三類,具體分類為:某年某一區域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温高於常年值0.5℃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比常年值低0.5℃或以上則為冷冬。其餘為正常冬季。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國日常氣候業務中,廢除之前所沿用的1971-2000年氣候平均值,開始使用1981-2010年新一輪的平均值作為常年值或氣候值。

暖冬的概念具有嚴格的科學定義,是否暖冬一定要看整個冬季的全國平均氣温是否高於常年值。所以冬季裏某一時段出現氣温偏高(相對暖和)時,就説是暖冬,另一時段氣温偏低(相對寒冷)時,又説是冷冬,那就出現一個冬季既是暖冬,又是冷冬的笑話了。

預測2021年到2022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1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第2張

暖冬的標準

 暖冬的成因

俄羅斯科學家認為,火星增温和地球增温週期一致,主因是太陽;美國一些科學家也認為,氣候變化主因在太陽,1975年~2000年之間,太陽磁循環和北半球地面温度變化曲線幾乎一致;另外,丹麥天文學家認為,氣候變化主因在宇宙。但是更多人認為人類活動是導致暖冬形成的主要原因。

比較公允的説法認為引起氣候變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波動和人類活動,前者包括太陽輻射的變化、火山爆發等;後者則包括温室氣體和硫化物氣溶膠的排放、土地利用的變化等。工業化(1750年)以來,大氣中温室氣體明顯增加,這主要來源於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和畜牧業、廢棄物處理等。若無“温室效應”,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18℃,而非15℃。

 我國南北氣温差異大的原因

這個跟我國的地理位置,南北不同氣候特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歸納來看主要有這麼幾點:

預測2021年到2022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1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第3張

南北氣温差異大的原因

1.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距離遠,地理角度來説是南方低緯度北方高緯度,相差30多度。太陽在北半球冬季時直射南半球,導致南方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間都強於或者長於於北方,温度較高。這個是緯度位置的原因,緯度位置不同導致太陽輻射不同。

而夏天呢,夏天太陽直射北半球,雖然輻射強度南方仍然大於北方,可是日照時間北方卻長於南方,這樣南北太陽輻射量的差別就不會想冬季這麼大。温度差別也就沒有這麼大。

2.北方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亞的冷高壓影響,經常有冷空氣南下形成寒潮,使氣温大大降低。南方則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影響,冬季大多是温和的。這是氣候的原因。

3.東西走向的山脈比如秦嶺阻擋了冷氣團的南下,使南方氣温偏高而北方氣温很底,温差自然就大了。這個是地形的原因。在多個地理因素(太陽輻射,氣候,地形)的綜合作用下,使得我國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天大很多。

TAG標籤:冬天 暖冬 冷冬 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