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處暑節氣的“處”讀第幾聲 處暑的“處”拼音怎麼讀

導語:馬上就是處暑節氣了,處暑的含義是炎熱終止的意思,但你知道處暑的正確讀法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處暑“處”的正確讀法,是“chǔ”還是“chù”呢?到底處暑節氣的“處”讀第幾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處暑的“處”拼音怎麼讀的吧。

處暑節氣的“處”讀第幾聲

處暑節氣的“處”讀第幾聲 處暑的“處”拼音怎麼讀

處暑節氣

三聲。“處暑”的“處”讀第三聲(chǔ)。明代《月令七十二集解》對“處暑”的解釋説:“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由此可見“處暑”之“處”是動詞,應讀上聲,也就是第三聲。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暑意漸消。

處暑是反映氣温變化的一個節氣。“處”的本義是“止息”、“停留”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快結束了。隨着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炎熱的酷暑已漸消退,雖暑氣呈退減趨勢,氣温不會異峯突起,但此期間仍然會出現短期回熱天氣,並未開始涼爽,真正開始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後。

處暑節氣後副熱帶高壓雖説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温天氣,這就是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秋老虎發生在立秋之後,屬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説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氣温雖高,但是總的來説空氣乾燥,陽光充足,早晚氣温相差不會太高。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中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照強烈,氣温回升。

處暑節氣,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小露鋒芒。在此期間,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處暑節氣期間是華南雨量分佈由西多東少向東多西少轉換的前期。西南和華西地區,由於處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動也比較多。進入9月,中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它是中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在冷高壓的控制下,形成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中國北方的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雨季(“七下八上”)結束。

處暑過後,氣温逐漸下降,日夜温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温仍較高。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小露鋒芒。

處暑習俗活動:

處暑節氣的“處”讀第幾聲 處暑的“處”拼音怎麼讀 第2張

處暑習俗

放河燈: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據説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開漁節:百舸競發,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吃鴨肉:潤肺健脾,無病各家

“處暑”到來意味着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為涼秋了。天氣温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臉覷厝:打道回府,龍眼稀飯

福州人有句俗語,叫作“處暑一過臉覷厝”。“厝”指有錢人在城裏的大房子,“臉覷厝”就是臉要朝着自己在城裏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這句話折射出老福州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過了處暑這個節氣,人們的飲食起居就要有所變化。

處暑節氣的“處”讀第幾聲 處暑的“處”拼音怎麼讀 第3張

處暑節氣

拜土地:殺牲祭拜,插旗感恩

處暑節氣正值農作物收穫時刻,農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有的殺牲口到土地廟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還有的這一天從田裏幹活回家不洗腳,恐怕把豐收洗掉。

迎秋:出遊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説,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祭祖:架設孤棚,穿插搶孤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説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吃龍眼:補秋,補血,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