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熱點/列表

非婚生育是怎麼回事 非婚生育的困境

從她們的講述中,可以看到她們在成為非婚媽媽的過程中受到的支持、制約及周邊人的質疑。她們講述自己經歷,時不時透露出對於孩子的喜愛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不論今後是否走進婚姻,她們認為自己的未來依然廣闊。

非婚生育是怎麼回事 非婚生育的困境

選擇獨自生下孩子後,她們並不避諱講述自己面臨的處境

看到四川發佈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的消息時,家住成都的吳一朵(化名)感到一絲興奮,“對我們非婚生育的媽媽來説,越來越公平了”。

以下是吳一朵的講述:大概在2021年12月左右,我發現我懷孕了。我今年已經36歲,我34歲的時候我非常想要寶寶,但當時沒有下定決心,也沒有很穩定的男朋友。

我35歲的時候,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孩子的爸爸,比我小兩歲,來自農村家庭。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他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非常傳統的想法。我們相處了一段時間,感覺不適合婚姻,但戀愛的感覺還不錯。

我們在一起快兩年的時候,我跟他説我想要一個孩子,你不同意的話,我們就分手。他經過幾天的考慮同意了,但他提出了一個方案,説“如果是男孩就考慮結婚,如果是女孩就不考慮”。

我聽到這句話時,下意識地沒有反駁他。因為我意識到我自己已經35歲了。之前我去醫院做檢查的時候,發現卵巢有一點早衰,如果跟他立馬分手,以後再找人談戀愛生小孩也不切實際,因為不一定馬上就能找得到。過了35歲,女性確實卵巢功能會下降,懷孕可能真的沒有像年輕的時候那麼容易,所以如果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堅決地把TA生下來。

我的孩子生下來後,是一個女孩,他一再要求我在公司裏不要對外説孩子是他的。我很難接受,我把他微信刪了,最後一句話對他説的是:“既然你有這種想法,那我們再也不要聯繫了。”

非婚生育是怎麼回事 非婚生育的困境 第2張

非婚生育應以孩子為重

近日,四川省衞健委宣佈生育登記取消了結婚限制,把“夫妻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改成了“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這一改變,意味着生育不再以婚姻為必要前提,未經登記結婚的男女也可以領取準生證;他們生育的孩子,不會因為父母不是夫妻而成為“黑户”,與婚生孩子享有平等的社會地位。這無疑是一種進步。

這一政策改變,將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孩子的父母,可以不是夫妻;非婚父母和孩子的組合,形成一種新型的“非婚家庭”。但政策允許的非婚生育畢竟是新現象,與傳統的習俗、認知難免會格格不入,甚至發生矛盾,進而對非婚生孩子的父母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影響“非婚家庭”生活的穩定,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往往是孩子。

這個新政策,應該最受“恐婚”而又嚮往愛情,並有生育意願的年輕人歡迎。政策允許婚姻與生育分離,解除了這部分壓力,對這些年輕人來説,既可解除來自原生家庭的壓力,又可以實現愛情與生育的願望。同時,傳統的婚育家庭中的部分責任,在“非婚家庭”中仍然應該得到尊重與遵循:雙方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夫妻,但同是孩子的父母,即使後來不相愛了,但仍然是孩子的父母,這個關係不可能發生變化,那麼父母的責任同樣不變。父母雙方加上孩子,在孩子健康成長這件事情上,應該是一個共同體。

大部分“非婚父母”,與傳統的婚育家庭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雙方感情發生變化後,把孩子帶在身邊照顧、撫育的責任一般都落在女方肩上。再加上懷孕、生育、哺乳等撫育行為都由女性完成,是身體和感情付出更多的一方。也就是説,女性往往是承受責任更多的一方。因此,僅僅出台一個允許非婚生育的政策是不夠的,應該針對非婚生育家庭特有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母親的合法權利,保障非婚生育孩子的合法權益。

允許非婚生育,很可能會有一定數量的女性,會在非婚狀態下通過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獲得孩子。其中,不少女性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希望與異性共同生活,而又可以有自己的孩子。這意味着這些女性的孩子可能終身見不到父親,不能與親生父親共同生活。父愛缺失下的生活,對孩子的心理、個性的形成會產生什麼影響?

另外,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獲得孩子的女性,其個人經濟能力保障孩子成長所需,在短時間內或許沒有問題,但萬一出現大的意外,將導致孩子失去僅有的庇護。對於這些,女性在決定要孩子時是否作了充分考慮?

有一個孩子,既是女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自然需求,也是個人權利,但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同樣是做母親情感滿足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自身的權利。所以,在追求這一權利時,還須慎之又慎。(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