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當前位置 /首頁/新生活/生活/列表

安居樂業什麼意思 安居樂業的意思

安居樂業的意思是:人民生活安定美滿的樣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會治理得很好。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

出處:1、《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2、《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安居樂業什麼意思 安居樂業的意思

近反義詞

近義:休養生息、安身立命、天下太平、豐衣足食、國泰民安、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安家立業、刀槍入庫、安土重遷、家給人足、飄泊無定、安家樂業、安生服業、安生樂業

反義:無家可歸、生靈塗炭、水深火熱、家破人亡、腥風血雨、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民不聊生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據説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髮、白鬍子的小老頭兒,所以人們稱他為“老子”;還説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為他耳朵特別大,所以名“耳”。老子的人們對他的尊稱。

老子對當時的社會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他懷念着遠古的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老子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治理大邦應該當做像治理人民很少的小國家一樣,這樣有人民不是被用來作奴隸,也不是被武裝起來去打仗,這樣子的話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也用不上了。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因為沒有人要遠走他鄉去避難,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生產到多到沒有地方要陳放它。因為沒人用它去打仗與消耗它。讓百姓恢復原始的純樸風氣時代。國富民強到了鼎盛時代。人人恬淡寡欲,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飲食、華麗的衣服、安適的住所、歡樂的風俗,即使兩國人民相處得很近,交往密切到連雞狗的叫聲都混在一起,卻從來不發生戰爭與摩擦。

上面的這段文字就是安居樂業的大概意思,這個成語來源於《老子》,原文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後來人們將該文中的“安其居,樂其俗”改為“安居樂業”一句成語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