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新聞/列表

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竟因一個夢 人為什麼會做夢

即便已經是21世紀,但人們對夢境仍有很多傳統的解讀。在我國傳統中,總是認為夢境是某見事情的預兆,或吉兆,或凶兆。近日,有一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竟因一個夢。夢裏有人告訴她,她的不幸和古樹有關。那麼,實際上人為什麼會做夢呢?夢是怎麼形成的?一起來了解。

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竟因一個夢

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竟因一個夢 人為什麼會做夢

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

近日,河南林州市姚村鎮西張村一棵銀杏樹已有1100餘年樹齡接連被人蓄意燒燬,據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她夢到有人告訴她,她的不幸跟古樹有關,因此她便動了毀壞古樹的念頭。

人為什麼會做夢?

科學解釋:

學術界對夢的成因與目的仍無定論,普遍的看法是:夢是腦在作資訊處理與鞏固長期記憶時所釋出的一些神經脈衝(就像打掃時揚起的灰塵或正被處理中的資訊流),被意識腦解讀成光怪陸離的視、聽覺所造成的。

首先是Hobson與McCarley在1977年提出“活化-合成”理論:腦幹中的橋腦即使在睡眠中也會不斷髮出訊號(PGO波),這些訊號刺激、活化了腦的意識部份,使它合成一段有意義的夢。

但後來Solms發現腦幹受傷的病人仍舊有夢,而頂葉(負責軀體感覺與感覺整合的顱頂皮質)受傷的病人則沒有夢,或許腦幹只與REM夢有關,頂葉與REM夢和NREM夢都有關。

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竟因一個夢 人為什麼會做夢 第2張

做夢

Jie Zhang在2004年提出“連續活化”理論:睡眠的功用之一是把臨時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快速眼動睡眠(REM)階段處理無意識的“程序性記憶”,而非動眼(NREM)階段處理有意識的“陳述性記憶”。

在REM階段,腦的無意識部份正在處理程序性記憶,而有意識部份的活動則因感覺被切斷而降至最低,此時自記憶庫流出的資訊脈衝會活化有意識部份而使它藉由聯想編織出一段夢。

而當另一脈衝到達時,則又編出另一段夢,夢境乃突然改變。

另外還有認為夢的成因或功能是:

(1)經由任意突變、以“達爾文過程”來產生新觀念、新策略;

(2)清除腦中的垃圾,夢是對垃圾的最後一瞥;

(3)長期記憶的持續激發,睡眠時夢的詭異來自長期記憶的儲存格式,但清醒時的腦則能給它作正確的詮釋;

(4)把遙遠但相關的記憶連結起來並強化成一故事體;

(5)把外來刺激轉化成夢境以防止被驚醒;

(6)自我滿足、降低心理壓力;

(7)藉由眼球運動提供氧氣給角膜等等許多看法。

四類夢境:

女子兩次火燒千年銀杏樹竟因一個夢 人為什麼會做夢 第3張

夢境

解憂夢

在睡前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或歌曲,入睡後仍不停地播放;同時使用一鬆緊帶,經過眉際和上眼瞼,圍系頭部,輕輕壓迫眼球。音樂通過聽覺怡神,鬆緊帶可解除頭痛胸悶,輕壓眼球可使夢境五彩繽紛,由此抑鬱症患者的不愉快情緒在夢幻中得到排解。

美食夢

臨睡前將甘草、旋復花、山楂各等份煎湯飲一碗,就可能夢到進食美餐。因甘草和胃,併產生良久的甜口感;旋復花可產生温和的飢餓感;山楂可助消化。諸品共同作用,便可產生“眠中食慾”,進而形成覓食、美食之類的夢境,對防治厭食症有一定療效。

蹈水夢

人在熟睡時若有人將其一足置於涼水中,就有可能做踏入冰窖、深水池等類似的夢。足部未蓋被並有涼意時,也容易做蹈水的夢。對癔病性癱瘓病人,使其在夢中掉入冰窖或涼爽水池時縮腿、動肢,繼而讓其意識到夢中和醒後自己的肢體可以活動,並沒有癱瘓,對治療大有裨益。

白日夢

首先用兩個小棉球輕輕堵住雙外耳,並閉目;然後在儘量減少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任憑大腦作非主動的緩慢遊思……當昏昏欲睡,出現某種意境,並不易被外界干擾或輕喚不知答時,即進入白日夢。常做白日夢常有利於產生連自己也感到意外的詩情畫意,以及頓悟、思想火花之類的思維成果,還有助增強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減少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身心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