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導語:喜馬拉雅山脈的主要部分是在中國和尼泊爾交接處,它最突出的特徵是扶搖直上的高度。有些朋友想了解喜馬拉雅山脈的相關知識,那麼,大家清楚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着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閲讀愉快。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喜馬拉雅山長2450公里,寬200~500公里,擁有眾多高度8000米以上的山峯;根據大陸漂移説,我們地球的地殼分為幾個板塊,板塊之間是相對移動的,而板塊的相接處會相互擠壓或者遠離。

地質研究表明,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稱之為古地中海;在7000萬年前,地球的地質活動突然變得劇烈,形成了地球上的許多山脈,其中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後,擠壓凸起而成。

地質研究顯示,在珠穆朗瑪峯的北坳層,巖石拉伸率較高,產生年代在1300萬年前,以此推測,在1300萬年前,珠穆朗瑪峯曾達到過12000米的高度,這已經是地球上山峯的理論極限高度,後來在自身重力下發生巖層斷裂降低了高度。

但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還在繼續碰撞和擠壓,目前印度洋板塊以每年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使得喜馬拉雅山地區,每年還在以大約1釐米的速度升高。

雖然變化速度很慢,但是滄海桑田,大自然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每年提高1釐米,1萬年就能提高100米;到時候喜馬拉雅山脈還會經歷數次的提升、巖層斷裂、再提升,或者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發生遠離,喜馬拉雅山脈再次沉入大海之中也説不定。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第2張

喜馬拉雅山脈圖

喜馬拉雅名稱來歷

朱母朗馬是藏語的音譯,阿林是滿語,意為“山峯”。在西藏佛經裏,“朱母”是女神,“朗馬”有“高山柳”“母象”“第三”等多種意思,因珠穆朗瑪峯附近還有四座山峯,珠穆朗瑪峯位居第三,故稱“女神第三”或“第三女神”。“珠穆朗瑪”也有多種文化含義:“天地之母”“聖母之地”“長壽五天女所居住的宮室”等。如果將“朱母朗馬阿林”意譯出來,就是“神女峯”。

珠穆朗瑪峯的名稱可追溯到元朝,對珠峯最早的文獻記載始於元朝,其名稱為“次仁瑪”。已出土的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蓮花遺教》以“拉齊”稱之,噶舉派僧人桑吉堅贊《米拉日巴道歌集》稱珠穆朗瑪峯所在地為“頂多雪”。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第3張

喜馬拉雅山脈圖片

喜馬拉雅山脈神話傳説

在遠古時這裏本是一片汪洋大海,漫長的海岸線遍佈松柏、鐵杉和棕櫚,海浪搏擊,嘩嘩作響,重山疊翠,雲霧繚繞。森林裏長滿了奇花異草,百靈鳥在樹梢跳躍歡唱;野兔無憂無慮地在嫩綠茂盛的草地上散步;成羣的斑鹿羚羊在奔跑,三三五五的犀牛邁着蹣跚的步伐,悠閒地在湖邊飲水。

但是,有一天,海里來了一頭巨大的五頭毒龍,它攪起萬丈海浪,森林傾倒、草地淹沒,狂濤惡浪,飛沙走石。飛禽走獸都預感到災難臨頭了,於是東躲西藏,居無定所。正在它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大海的上空飄來了五朵彩雲,變成五位仙女,她們施展無邊法力,降服了五頭毒龍,大海也隨之風平浪靜。

眾生對五仙女頂禮膜拜,感謝她們的救命之恩,而當眾仙女想辭歸天庭時,眾生苦苦哀求她們留在此地。五仙女發慈悲之心,同意留下共享太平。

五仙女喝令大海退去,於是,東邊變成了茂密的森林,西邊變成了萬頃良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無邊無際的牧場。五位仙女變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的五個主峯,即祥壽仙女峯、翠顏仙女峯、貞慧仙女峯、冠詠仙女峯、施仁仙女峯,屹立在西南部邊緣,守衞着這片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