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

導語:眾所周知,我國是有許多傳統節日的,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不同的傳統節日有着不同的習俗活動和意義。那麼,大家知道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元宵節的文化價值是什麼?接下去小編帶大家來學習下吧,精彩內容趕緊來圍觀圍觀。

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

元宵節

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相互關係的意義。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象徵着整個家庭的團圓以及和諧與幸福。人們也想念失散的親人,並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美好的祝願。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是過年之後正月裏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日期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適應了中國社會廣大民眾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在物質生活層面,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許多不同節日獨特的食品。元宵佳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着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在於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蔘與,樂在其中。古代元宵節由於開禁,人流如織,男女相遇,易於產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悦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

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 第2張

元宵節圖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的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 第3張

元宵節圖片

元宵節相關古詩

思越人/鷓鴣天

賀鑄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穠李伴人歸。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

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