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客家人有什麼過年的習俗

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客家人有什麼過年的習俗

導語:説到客家人大家都知道,客家人是經歷千百年從北方向南方遷徙過來的,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長途跋涉和遷徙中又形成了各不同的特色。那麼客家人過年有什麼習俗呢?今天萬年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大家快隨小編去看看客家人過年的習俗吧

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客家人有什麼過年的習俗

過年

隔年飯

在除夕前一天,都會用大木甑蒸“年飯”,亦稱“隔年飯”,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還要燒紙錢,供桔子、柚子等,有的還要擺上幾枚銀元,取意“有食有財”,“隔年飯”要供奉數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飯”要重新蒸過,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歲歲有餘糧”,到初五“隔年飯”吃完後,才開始放新米下鍋煮新飯。

磨豆腐,乾魚壙,殺豬、雞、鴨

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開始磨豆腐。農家多數家門口有小魚壙,到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後全部魚壙放水捉魚,一方面要用壙魚製作菜餚,另一方面方便春節後挖取壙坭做肥料肥田。與此同時,開始陸續殺豬。一般人家過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豬肉,有的人家過年一户殺一頭大豬,主要用途是:一、饋贈親戚、朋友,每一户親戚要饋贈二至三斤豬肉,特別是岳父家饋贈的肉就更多,新結婚姻親饋贈的豬肉數目更為可觀,否則會被人恥笑為“孤寒鬼”。

貼對聯

年節這一天,家家都會貼上寫有吉祥語的紅對聯和橫幅,大廳裏貼上大紅的“福”字,豬牛圈裏貼上“六畜興旺”的紅條幅,除外還會在許多用具上貼上紅紙條,稱之為“封歲”、“上紅”。

過年

點歲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達旦燈火明亮,稱之為“點歲火”,火籠加炭稱之為“漚火桶”。大家團聚一起,辭舊歲迎新春,共享天倫之樂。除夕之夜,大人還有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敬祖先

臘月三十日早餐後,凡是當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掃衞生,將祖祠牆壁粉刷一新。午後,陸續有人攜禮盒、三牲、炮竹、元寶香燭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進香。行禮之後,放炮竹,有的放銃。每到大年三十午後,祖祠香火繚繞不斷,炮竹聲不絕於耳,一直延續到黃昏。

拜年

初一早餐,客家人習慣要吃“長壽麪”,因為麪條長象徵長壽。接着小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孩子糖果桔子,有的還會給“紅包”,舊稱“掛頸”。到親戚家拜年,一般要帶桔餅、糖等禮物,主人備茶果接待,有的還要留飲“拜年酒”吃雞腿,拜年活動一般會延至元宵後,甚至正月底。

吃素齋

客家人自古以來就有“勤儉持家”的風氣、和戒殺生的慈悲觀念,所以在年初一,一年頭一日第一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齋”。吃了早齋以後,一般的習慣老人家是要到寺廟燒香,因之寺廟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納福。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地方的過年習俗,我們要尊重別人的習俗。以上是萬年曆頻道為您整理的“ 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客家人有什麼過年的習俗”,大家趕緊收藏起來吧。若想了解更多過年資訊,請點擊》》》春節是幾月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