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

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

導讀: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中國民間的傳統,元宵節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踩高蹺、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萬年曆小編髮現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元宵節為什麼要踩高蹺,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是怎麼來的,現在大家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個習俗吧。

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

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説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踩高蹺的習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專題》》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