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元月是幾月 元月就是一月嗎

導讀:我們的月份有12個月,農曆也是12個月,不過農曆新曆月份都有不同叫法,有些還不止一個。那麼,你知道元月是幾月嗎?很多人説元月就是一月,那是指農曆一月還是新曆一月呢?元月就是一月嗎?想知道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元月是幾月 元月就是一月嗎

元月

元月是幾月

元月即是一月(January),傳説來源於羅馬神Janus,他有兩個面孔,一個看過去,一個看未來,故有辭舊迎新之意。元有開始的意思。一月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所以陽曆的一月稱為元月。

現代漢語中,元月和正月所指曆法有所不同。正月特指農曆的一月份,即從春節開始的那一個月時間,比如即將到來的戊戌狗年的正月。

元月特指公曆(格里高利曆)的一月份,從元旦開始的那一個月,通常所説的1月,比如公元2018年的元月是指公元2018年1月1日到公元2018年1月31日這三十一天時間。

為啥農曆1月被稱為正月或元月

這個事情要從公元前2000多年説起,那天舜即天子位便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於是由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而由於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所以春節所在的這一月自然也就叫元月。

有意思的是,早先在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史記·卷二十六·曆書第四》有記載:“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夏朝用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而周朝則以十一月為正月,這一點在唐朝韋元旦的詩《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應制》中也有體現:“灞涘長安恆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據説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還曾下令以10月為正月,早期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所以漢朝的正月也在10月。

元月是幾月 元月就是一月嗎 第2張

元月

但到了漢武帝劉徹這裏就不一樣了,由於漢武帝覺得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1為1年的第1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直到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廢除舊曆改用陽曆(即公曆),用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但民間仍按傳統沿用舊曆即夏曆,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

元月是什麼時候

大家都知道,元月是以正月初一剛開始的,一直到元月最後一天這一個月才完畢。正月初一日是陽曆的2月5日,正月三十日是陽曆的3月6日,因此 ,正月是2月5日到3月6日。正月初一,是農曆年、月、日的剛開始,這一天是農曆正月的頭一天; 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因此 又被稱為“元朔” 。春節俗稱新年,是中國關鍵最盛大遊戲的傳統民族節日,關鍵的民俗活動有拜早年,放爆竹,貼對聯,給春節紅包。隋代杜台卿在《玉燭寶典》上説:“元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月代表什麼意思

元月即農曆年的第一個月。在大家英語口語裏,元月一般指農曆元月,大家習慣性高度重視初一十五等農曆內容,與寅月大致另外的哪個農曆月,是夏曆的農曆元月。農曆在天文學中關鍵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時間來分配的農曆曆法,以月球表面繞道地球上一週(以太陽光為參照,具體月球表面運作超出一週。)為一月,就是以朔望月做為明確歷月的基本,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農曆曆法。在農曆曆法發展趨勢演變全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以科學研究地具體指導農業,產生了陰曆(漢歷)。儘管,農曆、陰曆都別名古歷、漢歷、夏曆、舊曆,但是陰曆和農曆(漢歷)是有差別的,傳統式上應用的夏曆(漢歷)事實上是一種陰陽曆。

元月是幾月 元月就是一月嗎 第3張

元月

古代農曆正月初一有哪些稱謂

農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等30多種稱謂。

元旦

中國歷史上“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以前是很不統一的,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從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起,規定陰曆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公元648年)。

元正

《藝文類聚》卷七十引漢崔瑗《三子釵銘》:“元正上日,百福孔靈。”《晉書·王導傳》:“自後元正,導入,帝猶為之興焉。”

元日

元日出自《書·舜典》:“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相祖。”

唐崔道融《元日有題》詩:“十載元正酒,相歡意轉深。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1069年,王安石剛任宰相見家家忙着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一首著名的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