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夏至習俗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

夏至習俗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

導語:感覺春天還有點戀戀不捨的樣子在人間留戀,然而事實是今年的夏天早已經開始了,小編望着窗外的大馬路,太陽暴曬出裊裊青煙,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今年夏天太可怕了,才5月就已經這樣酷熱,到了6月的夏至節氣前後估計要被曬化了。那麼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中,夏至習俗吃什麼好呢?根據民間的説法,夏至習俗嘗三鮮才是正理!

夏至習俗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

夏至習俗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

地三鮮:莧菜、豌豆、蠶豆

莧菜  莧菜入藥,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食療本草》説它能“補氣除熱,通九竅”;《滇南本草》説它能“治大小便不通,化蟲去寒熱,能通血脈,逐瘀血”;《本草圖經》謂“紫莧,主氣痢;赤莧,主血痢”;《本草綱目》記載莧有六種,即赤莧、白莧、人莧、紫莧、五色莧、馬齒莧,“並利大小腸,治初痢滑胎”。莧菜除做菜之外,還可以做羹。把它澆在米飯上,飯被染得通紅,色香俱美。

豌豆  豆粒圓潤鮮綠,可炒食,也被用來作為配菜,以增加菜餚的色彩;還可蒸糕或磨成麪粉食用。其味甘、性平,歸脾、胃經;有益中氣、止瀉痢、調營衞、利小便、消癰腫、解乳石毒之功效。豌豆中富含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和康復能力;富含胡蘿蔔素,可防止致癌物質的合成;富含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蠶豆  中醫認為,蠶豆味甘、性平、無毒,有健脾、補中、益氣、利濕、快胃、止血、和臟腑、解酒毒之功效,可治膈食、水腫、吐血、咯血等症。明代《羣芳譜》記載,蠶豆“健脾、除濕、通便、涼血”;據《中醫學大辭典》介紹,蠶豆有健脾除濕、通便涼血的功能,治療小便頻數、咳血、鼻衄有顯著療效。

夏至習俗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

樹三鮮:櫻桃、香椿和梅子

櫻桃味美形嬌,有“含桃”的別稱。白居易詩云:“含桃最説出東吳,香色鮮濃氣味殊。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其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經。《名醫別錄》説它“主調中,益脾氣。”《備急千金要方》載其“調中益氣,可多食,令人好顏色,美志性。”《滇南本草》説它“治一切虛症,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浸酒服之治左癱右瘓,四肢不仁,風濕腰腿疼痛。”

香椿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本草綱目》記載:“椿木皮細而赤,嫩葉香甘可茹。”其嫩葉呈深褐色,質脆醇香,味道鮮美,生拌、熱炒、醃製,皆別具風味。中醫學認為,香椿味苦、性平、無毒,入肺、胃、大腸經。有開胃爽神、祛風除濕、止血利氣、清熱健胃、潤膚明目、消火解毒的功效,故民間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説法。

青梅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中醫學認為,青梅有驅蟲止痢、促進消化、除熱煩燥、祛腐生肌、止煩渴等作用。《神農本草》記載,“梅性味甘平,可入肝、脾、肺、大腸,有收斂生津作用”。《本草綱目》亦明確記載,青梅“花開於冬而熟於夏,得木之全氣。味最酸,有下氣、安心、止咳、止嗽、止痛、止傷寒煩熱,止冷熱痢疾,消腫解毒之功效,可治三十二種疾病。”

夏至習俗吃什麼 夏至習俗嘗三鮮

水三鮮:螺螄、鮒魚、鹹鴨蛋

螺螄味甘,無毒,《玉楸藥解》説它“入足太陽膀胱經”,《別錄》謂其“主明目”,《日用本草》稱它“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次膳正要》載其“治肝氣熱,止渴”,《綱目》亦稱其“醒酒解熱,利大小便,消黃疸水腫”。《濟急仙方》説“水煮螺螄常食”可治痘疹目翳,《永類鈐方》載一治黃疸、酒疸方:“小螺螄養去泥土,日日煮食飲汁。”

鮒魚又稱鯽魚,棲於江河,湖泊、池沼、河渠中,尤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本草經疏》説:“諸魚中惟此可常食”。《本草圖經》記載“鯽魚,性温,無毒,諸魚中最可食”,《醫林纂要》稱“鯽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清”,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濕之功效,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孕婦產後乳汁缺少、營養不良性浮腫者宜食。

鹹鴨蛋味甘,性涼,入心、肺、脾經,有滋陰、清肺、豐肌、澤膚、除熱等功效。中醫認為,鹹鴨蛋清肺火、降陰火功能比未醃製的鴨蛋更勝一籌,煮食可治癒瀉痢。其中鹹蛋黃油可治小兒積食,外敷可治燙傷、濕疹。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述:“浸鴨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

夏至還要“吃麪”,夏至時節,新麥登場,所以夏至食麪也有“嘗新”的意思。食療專家介紹,食用蕎麥製作的麪食有消積化滯、清熱解毒的功效,冷蕎麥麪非常適合夏至這個時候食用。

夏至簡介

夏至簡介

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裏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面積最大的極晝區。此日過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漸減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開始往南移動。在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亦日漸降低,日影逐漸被拉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温繼續升高。

夏至來臨之時,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已進入梅雨季節,而梅雨天氣温高、濕度大、日照少,正是農作物病蟲害的高發季節。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TAG標籤:三鮮 習俗 夏至 萬年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