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新聞/列表

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 為什麼南方沒法集體供暖

北方人或許沒法體會南方的冬天有多冷,正如某首歌裏唱的:你在南方的豔陽裏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裏四季如春。這看似彆扭的歌詞實際上就反映了南北方過冬的現實景象。但凡有個北方人在南方過過一次冬天,都會忍不住感歎: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那麼,到底為什麼南方沒法集體供暖呢?一起來了解。

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

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 為什麼南方沒法集體供暖

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

12月8日,四川成都。北方室外很冷,但室內卻非常暖和,南方的濕冷卻是魔法攻擊般的存在。網友調侃: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為什麼南方的冬天温度不低卻寒冷刺骨?集體供暖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南方是濕冷,北方是乾冷,同等氣温下濕冷比干冷更冷。

空氣越潮濕,其熱導率越大。冬季時,空氣相對濕度越大,人體越易散失熱量,人會感覺越冷。南方是濕冷,北方是乾冷,同等氣温下濕冷比干冷更加冷。乾冷時,吹的是幹風,雖然涼涼的,可導熱能力差,不易滲透到身體裏,也就不易帶走熱量。而南方的濕冷,是冷到骨子裏的,雖然温度沒有北方低,但濕冷具有很強的滲透性,濕冷並不是説空氣中的水蒸氣多,而是説空氣中佈滿了直徑只有幾微米的液態小液滴,這種小液滴人眼雖然看不見,卻很容易粘到人的皮膚上,隨着蒸發帶走身體的熱,從而讓人們覺得寒冷。

濕冷危害:

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 為什麼南方沒法集體供暖 第2張

濕冷

風濕性關節炎這類免疫系統疾病,在中國南方是常見病、多發病,這與南方冬季濕冷有關。濕冷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致使初冬的時候南方往往爆發流行性感冒。

總體而言,中國北方比較乾燥而南方比較潮濕,所以人體感知的寒冷程度和南北方氣温體現出的差異有較大落差。不少人覺得南方冬天比北方冬天更冷,有網友戲稱“北方的乾冷是物理攻擊,多穿衣服就可輕鬆防禦;南方的濕冷是魔法攻擊,穿再多衣服都沒用,得有抗性!”

南方冬季濕冷的天氣易出現凍雨,而南方使用的基礎設施基本都不適合在凍雨下使用。凍雨出現後,容易導致雨凇和結冰發生,從而對有線通訊和電力輸送(壓斷電線和電話線)、交通運輸、果樹及農作物等工農業生產造成危害。

為什麼南方沒法集體供暖?

原來南方人才是最抗凍的 為什麼南方沒法集體供暖 第3張

供暖

南方沒有集中供暖,最大原因是我國供暖線為北方。我國供暖線的確定普遍被認為是在50年代,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南北,而當初決定北方為集中供暖區,南方不集中供暖是基於三個因素:

氣候因素:當時是在累年日平均氣温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天數大於或等於90天的地區實行集中供暖,以此為標準,秦嶺—淮河線就成為了南北集體供暖的分界線。但是當時對人體感受影響很大的濕度,沒有考慮進去。

社會因素:社會因素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因為產煤量有限。通常意義上理解的集中供暖,細分為很多種方式,其中熱電廠的熱電聯產可以在更大範圍供暖,這樣一來,熱電廠和煤炭就顯得很重要。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熱電廠大部分都在北方,尤其是東北三省,因此北方更有利於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