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新聞/列表

美國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火星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在很早之前,人類就已經在説移民到火星了,但直到目前,人類還沒有真正上去過。不過,隨着人類科技的不斷髮展,估計上火星的願望應該會實現。近日,據外媒消息,美國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相關人員表示,計劃2040年人類可以在火星上行走。那麼,火星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一起來了解。

美國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美國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火星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據外媒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表示,美國計劃在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納爾遜稱,“我們的計劃是在2040年,人類可以在火星上行走。”此外,美國正在實施“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其目標是在2025年重返月球。

火星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火星作為地球的近鄰,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它們的自轉週期和公轉方式基本相同;有着幾乎相同的晝夜更替和季節變化;其表面温度(大約在-133℃~ 27℃)在太陽系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為接近;地貌特徵也與地球很像,有高山、平原和峽谷等多種地形;火星上還有大量水冰和乾冰,被視為太陽系中第二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於是火星上是否存在孕育生命的條件,以及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還是地球的未來,成為火星研究的重大科學問題。 也就是説,研究火星對認識地球演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從工程實施角度來看,去火星相對更容易些。因此,在載人登月之後,火星成為人類登陸行星的首選目標。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NASA的史都林格博士就有過經典回答:“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的大量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我們現在生活中的信息遠程傳遞與操控、人工智能、全新的高品質節能環保產品等都是火星探測器技術帶動科技水平提升的成果。隨着火星探測任務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勢必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

火星的環境:

美國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火星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第2張

火星

温度

火星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在接受太陽照射的地方,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温差將近160攝氏度。這對火星的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約為218K(開爾文,温度單位,即從絕對零度-273.15℃開始的攝氏度)(-55℃,-67℉),但卻具有從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將近300K(27℃,80℉)的跨度。儘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於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湖泊遺蹟

環繞火星的衞星證實了照片上巨大的隕石坑曾經是一個火山湖。火星車在一個水流的沉積物成扇形的三角洲着陸而發現了它。這個65千米寬的隕石坑雖然已經徹底乾枯了,但是這種跡象表明古老的火星上曾經很濕潤。圖片上的三角洲位於火星南部高地的厄伯斯華德隕石坑,看起來像是一個向右邊凹進的半圓。它是在37億年前一次小行星的猛烈撞擊下形成的。

隕坑只有右邊是完整的,其餘的被一個由後來隕石猛烈撞擊形成的更大的霍爾登隕坑所掀起的碎屑覆蓋。

這就是原始的火山湖,火星探測器在一處水流的沉積物成扇形的三角洲着陸而拍攝到的奇觀。這個巨大的火星隕石曾是一個火山湖,完全處於潮濕的狀態,而如今由於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它早已乾枯。隕石坑的右邊保存完整,然而其餘部分由後來隕石猛烈撞擊形成的更大的霍爾登隕坑所掀起的碎屑覆蓋。如今可以看來這個河口三角洲顯示火星曾是水世界。狹長,彎曲的河道,用於湖水的流淌和沉積物的儲存。由於多年的侵蝕作用和行星的碰撞,沉積物掩埋堆積而促使表面乾枯。厄伯斯華德隕坑被完整的保留,只有警示性的115㎞?的三角洲可見。在隕石坑上部附近有一條狹長,彎彎曲曲的河道用來蓄水和儲存沉積物的。三角洲的特殊性描繪出了一個曾充滿水的火山湖,清晰有力的證據顯示火星表面曾有液態水流淌過。厄伯斯華德和霍爾登隕坑都曾很自然的被認定為美國宇航局下一個火星車“好奇號”的着陸點的候選者。

美國太空總署宣佈,“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發現了一處早已乾涸的遠古淡水湖,並且找到了碳、氫、氧、硫、氮等關鍵的生命元素。科學家表示,理論上這個湖泊曾經支持過一些簡單的微生物存活。

遠古海洋

火星上可能曾有過海洋,但是在地質歷史上僅存在過一瞬間,這一分析讓這顆紅色星球上曾存在生命的觀點受到挫折。這是美國宇航局(NASA)加州帕薩迪納市噴氣推進實驗室的Tim Parker提出的一項新理論。在2016年3月他爭論稱,小行星連環撞擊早期火星可能曾讓水湧到該行星表面,至少暫時如此。

美國計劃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火星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第3張

火星

水資源

2014年4月19日,科學家發現火星內部存在龐大的水資源,酷似巨型“地下水庫”,在某些地方的水資源儲量甚至與地球內部相當。這個發現可能顛覆了之前科學家對火星的研究,因為科學家曾經估計火星內部的水資源相當貧乏。專家稱:“我們對之前的研究感到困惑,因為現階段的發現意味着以往對火星內部環境的認識存在錯誤,認為火星內部並不存在如此大量的‘水資源’。”此外,火星內部的大量“水資源”應該如何滲透進入火星表面的呢。研究人員認為火山是一個主要通道,可以將內部的“水資源”轉移到火星表面。科學家研究了兩顆火星隕石,它們形成於火星的地幔中,其位於火星地殼下方。這些隕石之所以能在大約250萬年前墜落到地球上,是因為火星曾經發生過一次猛烈的撞擊事件。

水合礦物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發現更多證據,證明這顆紅色星球一度有水存在。科學家表示“好奇”號碾過的一塊火星巖裂開後暴露出內部的白色結構,説明含有水合礦物,在有水流過時形成。

“好奇”號對蓋爾隕坑內的一個區域進行了勘察。這個區域被稱之為“黃刀灣”。科學家認為數十億年前水曾經從這個隕坑的邊緣往下流淌,形成深度可達到3英尺(約合90釐米)的溪流。這些新發現是藉助“好奇”號桅杆相機的紅外成像能力以及一台可以向地面發射中子,用以探測氫的儀器得出的。近紅外光之間的亮度差異能夠揭示水合礦物的存在。這些礦物在水的作用下發生變化。藉助於桅杆相機,在狹窄的紋理內發現了強度提高的水合作用信號這些紋理穿過這一區域的很多巖石。這些明亮的紋理含有水合礦物,不同於在周邊巖層中發現的粘土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