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新聞/列表

原來胃是情緒器官 網友:原來治不好的不是病而是情緒

多數人認為,胃的功能主要是存儲、消化食物等,而當胃出現問題了,就會導致胃痛、腹瀉、便祕等。對此,大家都覺得胃是純粹的消化器官,但實際上,它還屬於某一類器官,那麼,你知道它是什麼器官嗎?今日,“原來胃是情緒器官”上了熱搜,於是網友表示:原來治不好的不是病而是情緒。

原來胃是情緒器官

原來胃是情緒器官 網友:原來治不好的不是病而是情緒

胃是情緒器官

原來胃是情緒器官,不要讓自己再被情緒左右啦!

其中,有一種疾病叫做“腸易激”,全名是腸易激綜合徵(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比較特徵的表現是,比如參加考試就容易想上廁所,壓力大了就肚子痛,緊張就容易腹瀉,總之,出現情緒相關的因素時就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有的是以腹瀉為主,有的是便祕為主。

胃部的基本功能是接受食管中食物且初步消化,同時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參與食物消化;胃部規律性蠕動,把食物混合和磨碎後生成食糜,再把食物經幽門排出,然後進入十二指腸中吸收營養物質。腸道蠕動以及胃部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跟腦-腸軸息息相關,腸道菌羣主要是通過此軸影響大腦以及行為。

心理應激可以引起人的胃腸動力異常,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壓抑性情緒,比如焦慮、抑鬱、恐懼等,常常導致胃腸道動力低下,人會出現食慾不振、噯氣、打嗝、早飽、飽脹等不適。

較為亢奮的情緒,如憤怒、生氣、厭惡則可以導致胃腸高動力反應,這類情緒活動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加,造成胃食管反流、胃炎,甚至消化性潰瘍。“氣得胃疼”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消化疾病和情緒相關

原來胃是情緒器官 網友:原來治不好的不是病而是情緒 第2張

胃與情緒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祕、腸易激綜合徵等病症中,心理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科學家將胃稱作“人體的第二大腦”,是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器官之一。

胃癌的發生與情緒也有很大關係。易怒、焦躁、悲觀情緒不可取,心情好才能胃口好、吃得香。除此之外,精神壓力大的人更容易抽煙或借酒澆愁,而吸煙和喝酒是引發胃癌的高危因素。

保護胃主要是通過飲食方面、生活方面進行護理,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如果出現胃部不適,無法自行緩解,建議及時到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1、飲食方面:規律進行一日三餐,如果胃消化功能較差,可以少吃多餐,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粥、麪條、湯類等,還可以進食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魚肉、雞肉、雞蛋、牛奶等,但需要注意牛奶應温熱後再喝,不要空腹喝牛奶。平時多飲温開水,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儘量不要進食刺激的食物,如火鍋、辣條、啤酒等,也不宜進食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及甜食,如雪糕、海鮮、寒性水果、含糖蛋糕、奶茶、飲料等,同時也儘量不要吃隔夜菜;

2、生活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餐後不要立即躺下,儘量保持坐、立位,或者餐後半小時可以進行舒緩的運動,比如散散步、簡單的廣場舞,以促進消化。但要避免餐後做劇烈運動,以免不利於消化,引起胃部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痛、腹脹等症狀。也要注意胃部及腳底的保暖,避免着涼,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