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2019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節風俗所吃食物大盤點

導語: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這天,又叫乞巧節。這天有很多傳統習俗,其中有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穿針乞巧等熱鬧活動。當然,除了好玩的,還有很多好吃的,那麼,2019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七夕節風俗所吃食物大盤點。

2019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節風俗所吃食物大盤點

2019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節風俗所吃食物大盤點

七夕吃巧果

2019七夕節吃什麼:巧果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曆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孃家時,都從孃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前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亦是紹興地區七夕必備食品。也是温州地區在七月初七時孃家親戚送給外孫輩的一種禮品。

2019七夕節吃什麼:花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説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2019七夕節吃什麼: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2019七夕節吃什麼:糖酥

酥糖由屑子和麥芽糖骨子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麪粉、棉白糖、熟純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麥芽糖骨子是麥芽糖釀製而成,經過原料配製、碾霄、熬糖、拉糖、壓糖等多道特殊的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產品呈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佈着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霄香甜、麻香濃郁、骨子鬆脆入口即溶。

2019七夕節吃什麼 七夕節風俗所吃食物大盤點 第2張

七夕吃餃子

2019七夕節吃什麼: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2019七夕節吃什麼:巧巧飯

吃巧巧飯漢族民間少女節日飲食風俗。流行於山東地區。時間因地而異。滕縣(今滕州)、費縣、臨朐、蒙陰、昌邑、膠縣(今膠州)、鄒縣(今鄒城)等地於夏曆正月十六日舉行,郵域、棗莊、諸城等地於夏曆七月七日舉行,而濱州等地則在清明舉行。屆時,未嫁的少女,數人結成一夥,在村內挨家要一點米、豆和麪,然後自帶炊具,去河邊、山坡或平原背風的凹地,拾柴火煮飯,鍋內放針、頂針等(多是用秫秸扎的),飯熟後分而食之,誰吃到針線用品,誰就心靈手巧,而且是集聚了眾人的智慧。

2019七夕節吃什麼: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麪加豆粉和麪後在燜鍋裏蒸出來,放在石臼裏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2019七夕節吃什麼:七寶羹

吃七寶羹始於晉代的傳統歲時飲食風俗,流行於福建、廣東、台灣及湖南、湖北等地。農曆正月初七日採七種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稱“七寶羹”。 清·黃景 仁《人日集翁學士覃溪詩境齋》詩:“豔以三陽節,分來七寶羹。”

2019七夕節吃什麼: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