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2021年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時間表

導語:梅雨季是我國長江中下游特有的一種氣候現象,每年梅雨季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會出現持續性陰雨天,當然,也有“空梅”的情況。那麼,具體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呢?長江中下游梅雨季什麼時候開始?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時間表

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2021年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時間表

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

一般江南區預計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長江中游區預計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長江下游區預計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江淮區預計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梅雨季時間如何計算?

按照環流條件與區域性降水相結合的原則,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時段內,在北緯29-33°範圍內,經常有地面峯系活動,且連續兩週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長江下游兩岸,各站候平均氣温基本上穩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節中雨日、雨量、雲量等氣候要素的時間曲線上出現突增(即轉折點)之候(日)定為平均入梅候(日)的。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我國古代對入梅曾有幾種規定,《瑣碎錄》“(閩人)立夏後逢庚日入梅。”《神樞經》:“芒種後逢丙日入梅。”《江南志書》:“五月芒種後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種後雨為黃梅雨”,則以芒種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區差別;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變化而致。採用《神樞經》的説法,在天氣分析預報中,則往往指天氣形勢轉為梅雨形勢的日子。

梅雨的名稱是怎麼得來的呢?

2021年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時間表 第2張

梅雨季

原來它源於我國的一個氣象名詞。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對梅雨更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詠《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其中的梅實迎時雨,指梅子熟了以後,迎來的便是夏至節氣後三時的時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宋代賀鑄曾被稱譽為賀梅子,據説就是因為他在《青玉案》一詞中寫下了這樣的名句: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宋代陳巖肖在《庚溪詩話》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的記述。明代徐應祕在《玉芝堂談薈》中寫道:芒後逢壬立梅,至後逢壬斷梅。歷史上所稱的黃梅雨通常是指梅節令內的降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羣眾習慣上取芒種節氣為梅節令,此時正值梅熟時節,因此也叫黃梅。

梅雨季相關諺語:

2021年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時間表 第3張

梅雨時節

用冬季天氣特點來預報梅雨的諺語有許多,例如“臘月裏多雪,水黃梅”,就是指臘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關。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則梅雨也偏少。這是因為天氣往往有階段性。天氣持續乾旱,常常是某一種有利於乾旱的天氣形勢相對穩定所造成的。但由於大氣處於不斷的運動中,上述相對穩定狀態總是要被破壞的,並在一定條件下向着反面轉化。

“春水鋪,夏水枯”,“鋪”是指雨水較常年偏多。諺語説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現乾旱。它和“發盡桃花水,必是旱黃梅”一樣,都是用春季的雨水來預測梅雨的。

“行得春風,必有夏雨”,春風,是指偏東方向的風(東南風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諺語意思是説,春季偏東風較多的年份,則夏季梅雨一般也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