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地震後會有餘震嗎 地震一般幾次餘震

導語:發生地震的時候,最強的地震震級叫做主震。什麼是餘震呢?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就是餘震了。一般來説,每次主震之後的餘震次數和時間都是沒有規律可言的。那麼,地震後會有餘震嗎?以下是小編關於地震餘震的詳細介紹。

地震後會有餘震嗎

地震後會有餘震嗎 地震一般幾次餘震

發生地震

地震後會可能會有餘震。一次強震往往沒把震前震源體內積累的能量完全釋放,而震源破裂面上尚未破裂的地方以及附近尚未破裂的小斷層也因剛剛經歷強震而比較容易繼續破裂,剩餘能量還要以較小一點的地震逐步釋放,把這些尚未破裂而容易破裂的地方錯斷,這樣,強震之後總會發生一系列餘震。

主震和餘震區別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在一個地震之後通常會有所謂的餘震,餘震是由於在主震發生之後,其他底層的巖磐為釋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壓力不平衡而移動,並且持續發生直到達到平衡狀態,或是巖盤暫時被卡住不再移動,直到累積足夠的壓力時,才會再度引起後續的震動。餘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後規模較小的地表震動,餘震也會造成較脆弱建築的損壞。餘震可能發生在主震一個小時,一天,一週,甚至是一個月之後,必須小心的是有些餘震的規模也可能大於主震。

地震的前震和餘震也能通過研究主滑動附近的裂縫發育過程而得到理解。前震是沿斷裂的應變和破裂物質中的微細破裂結果,而那時主斷裂並沒有發展,因為物理條件尚未成熟。前震中的有限滑動稍微改變了力的格局。水的運動和微裂隙的分佈,終於使一個更大破裂開始了,造成主震。沿主破裂巖塊的拋擲和嚴重搖動及局部生熱,導致沿斷裂的物理條件與主震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其結果是附加的小斷裂發生了,造成餘震。之後,該區的應變能逐漸降低,像一個沒勁的鐘表,可能在許多月之後恢復穩定。

地震後會有餘震嗎 地震一般幾次餘震 第2張

地震餘震

夜晚遇地震怎麼辦

一、沉着冷靜,就地避震

夜晚人們一般都在室內,在突然遇到地震時,應該在室內就地避震,等強烈震動過去後再往室外撤離。在黑暗中貿然往外跑,很容易摔傷或者被掉落的磚頭等砸傷,反而更不安全。

對於一般磚混結構的房屋來説,衞生間等小開間的房間往往更安全,承重牆的牆角、牆邊和構造柱旁,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部位,地震時,可以優先選擇在這些地方避震。近些年來城市裏新建了許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房屋,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也更安全一些。在這種建築內,鋼筋混凝土框架附近,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抗震牆)旁,都是比較安全的部位。無論哪一種結構的房屋,陽台和麪積較大的窗户附近,都是相對比較危險的部位,要儘量避開這些地方。

在避震的時候,可以選擇躲在堅固的傢俱下面或旁邊,比如堅固的桌子下面或者高背沙發的背後。同時,要注意避開那些容易跌落的吊扇、大吊燈等懸掛物,要注意避開那些容易傾倒的傢俱或者大型家用電器,比如高大的書櫃、衣櫃、櫃式空調或冰箱等。

如果地震時你正在睡覺,來不及從容下牀躲避,在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裹着被子滾到牀邊,躺在或趴在地上,使身體低於牀面,順手抓一個枕頭、椅墊之類的東西保護頭部,也能夠起到一些保護作用。

二、尋找適當的照明工具

手電筒是最好的照明工具。現在的手機大多具有照明功能,可以臨時作為手電筒使用。採用火光照明要慎之又慎,只有在確認沒有煤氣泄漏,周圍沒有易燃物質的時候,才能使用打火機、蠟燭和自制的火把照明。千萬要注意防止火災。

三、組成“人鏈”,有序撤離

強烈的震動一般不會持續太久,等到地震結束以後,應當向室外撤離。

在一片漆黑的情況下撤離,最好能夠組成“人鏈”,由熟悉建築物內部情況、膽大心細、身體強壯的人打頭,為首的人應當手持照明設備,其餘的人手拉着手,魚貫而行,撤離下樓。撤離的速度要慢,拐彎、下樓或者遇到障礙物時,“人鏈”的前後要用語言隨時提醒呼應,確保安全。每一條人鏈不宜太長,在人數很多的情況下,可以分成若干條人鏈,分組進行撤離。

在實在找不到任何照明器材的情況下,在黑暗中只能靠摸索撤離。這時更要採用組成“人鏈”的方法,最前面一個人兩隻手都騰出來摸索,後面的每個人一隻手抓牢前面人的腰帶或衣服,一隻手摸索着前進,摸索的部位一般為牆壁和樓梯的扶手,行進的速度要更慢一些,更要注意提醒呼應,確保安全。

強烈地震發生後,電梯往往容易發生故障,也容易出現停電等事故,撤離時一定不要乘坐電梯!

撤離的時候一定要有序。在黑暗中下樓的時候,不能跑,只能走。要知道,像這種在地震已經結束之後的撤離,完全不必爭分奪秒,有序的撤離看起來好像慢一點,實際上反而要有效得多。否則,單純圖快,弄不好還會釀成踩踏擠壓的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