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夏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

導語:夏季中一共有六個節氣,其中有連個關於“夏”的節氣,即“立夏”和“夏至”。今年的立夏已經過了,接下來我們要迎來的是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而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呢?

夏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

一、夏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標誌着盛夏就要來臨,我國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俗話説“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温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温可達40攝氏度左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着眼於一個“長”字。

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在北京地區,白晝時數可長達15小時。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平靜書齋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説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夏至

二、關於夏至氣候特點

對流天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枱,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暴雨天氣

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衞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TAG標籤: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