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

導語:洪澇災害可導致經濟建設、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甚至傳染病流行,嚴重威協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生命安全。最近有些朋友來諮詢小編:內澇和洪澇的區別是什麼?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內容,供大家欣賞,希望大家喜歡。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

  內澇

內澇:是指由於強降水或者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或者一些地區排水能力致使城市或該地區內產生積水災害現象。

洪澇: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窪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洪澇災害可分為洪水、澇害(包括內澇)、濕害。

1、內澇

地形地貌:地勢比較高的地區不容易形成積水,例如蘇州、無錫等老城雖然是水鄉城市,但是因為老城都選擇地勢比較高的地區,所以不怎麼容易形成積水。而城市範圍內地勢比較低窪的地區,就容易形成內澇,城市建設用地選擇什麼樣的地形地貌非常重要,如果選擇在低窪地或是滯洪區,那降雨積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排水系統:國內一些城市排水管網欠賬比較多,管道老化,排水標準比較低。有的地方排水設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統建設滯後是造成內澇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質鋪裝,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滲,也容易形成這段路面的積水。

2、洪澇

自然條件:氣候異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國降水的年際變化和季節變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兩個月,中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這是產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自然變異強度達到一定標準,才可能出現災害。主要影響因素有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

社會經濟條件: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區,而中下游地區因其水源豐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經濟發達地區。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 第2張

  洪澇

洪澇災害的成因

洪澇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即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在自然條件中,大面積持續性高強度的降雨是發生洪澇災害的根本原因,而日趨嚴重的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河道淤積、湖泊萎縮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動等多種非氣候因素也加劇了洪澇災害的形成和發展。

造成我國洪澇災害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是:①降雨分佈不均勻,氣候異常加劇;②主要江河中下游地勢平緩,河道曲折,洪水排泄不暢;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活動劇烈;④河湖淤積嚴重,行洪蓄洪能力下降;⑤大江大河沿岸工程條件複雜,堤防隱患嚴重。

1.降水分佈不均

我國降水的最大特點是時間和區域上分佈的嚴重不均,這是導致洪澇和乾旱頻繁交替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時間上,年內降水集中於夏季,年際豐枯交替,形成多種尺度的週期性變化。在空間上,西北地區乾旱少雨,東部特別是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雨量豐沛。與世界同緯度地區相比,我國北緯35°以北(特別是西北地區)降水偏少,北緯30°~35°地區基本持平,北緯30°以南地區顯著偏多。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 第3張

  內澇圖片

2.地勢低窪與區域性地面沉降

受區域性構造控制,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依次形成高原、高山→山地、高原→平原、丘陵三級台階式的地貌格局。受此控制,我國主要江河上游地勢陡峻,水流一瀉千里,而到中游、下游地區,地勢陡降,河道曲折迂迴、河水流速驟減,大量泥沙淤積,行洪不暢,極易氾濫成災。以長江為例,自宜昌向東進入中游後,河道的海拔標高由100m以上陡降至50m以下,由此至長江入海口長達1800km的河道平均坡降只有萬分之二點八。特別是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地區,屬於中新生代構造沉降盆地,從白堊紀開始沉降速率不斷加大,第四紀以來一直處於構造沉降加速期。據研究,更新世的構造沉降速率約為0.065~0.129mm/a,全新世約1.19mm/a,現代約9.82mm/a。據此推算,江漢平原在1954~1998年間僅構造沉降就超過0.4m(張人權等,1998)。開採地下水等人類活動更加劇了地面的沉降量。

3.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與洪水災害具有密切的相關關係。暴雨洪水是激發水土流失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崩滑流)的重要因素,反過來這些地質過程又進一步加劇了洪澇災害。一方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災害嚴重破壞了森林植被及土地資源,使生態環境惡化,土壤調蓄水分功能下降,從而增大了洪水的暴發強度和頻次;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和崩滑流產生的泥沙物質造成河、湖、水庫淤積,河牀抬高,甚至高出兩岸地面,使之成為地上“懸河”,從而加劇了洪水災害。

4.湖泊調蓄能力下降

湖泊對於蓄洪分洪和調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湖泊面積的大幅度萎縮,使其調蓄洪水的能力急劇下降。

據有關資料,1949年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總面積達25828km2,減少了一半以上。被稱為“千湖之省”的湖北,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天然湖泊1066個,到80年代末僅存309個。1825年以前,洞庭湖為一個統一的大湖,面積達6270km2;此後,逐漸分解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到20世紀90年代湖泊總面積縮減至2150km2。鄱陽湖面積也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600km2縮小到現今的3860km2。

5.江河沿岸堤防工程脆弱

江河兩岸的天然堤壩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在平水期基本保持穩定狀態,但在洪水期,穩定性較差的堤壩可能發生潰決,導致洪水災害。具有潛在不穩定因素的堤壩常常位於隱伏巖溶發育的地段或土質結構疏鬆以及土洞、孔穴發育的河段。如江西省境內長江干堤長約160km,其中近80km地段為隱伏巖溶發育區。新中國成立以來,有22km長的幹堤曾發生過隱塌,是造成堤防潰決的重要隱患。土質結構和穩定性較差的岸坡也使堤防安全受到影響。如長江中游大多數地段的天然堤上部為粘性土,下部為砂性土,極易發生管湧等形式的滲透變形而被水流沖刷破壞。

生活小知識推薦》

夏季從什麼時候開始 夏季開始時間

夏季防暑降温用品清單 夏季防暑降温物品有哪些

洪澇災害的形成原因 洪澇災害的成因

洪澇和旱澇的區別 洪澇和旱澇有什麼不同

洪澇和洪水的區別 洪澇和洪水有什麼不同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 第4張
掃碼關注公眾號

內澇和洪澇的區別 內澇與洪澇有哪些不同 第5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