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打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的含義是什麼

導語:每當立春到來之際,大家都會看到“打春”一詞,但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打春是什麼意思,以為是立春節氣的一個風俗習慣。而確實立春也有一個習俗叫打春牛,會不會是和這個習俗有關係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打春的含義是什麼吧。

打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的含義是什麼

打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的含義是什麼

打春

打春是立春的俗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立春那天用鞭子抽打泥做的春牛以祈豐年或是敲打小鑼、竹板等,唱着歌詞,挨户索取錢財的習俗。

相關記載:

宋·晁衝之《立春》詩:“自慚白髮嘲吾老,不上譙門看打春。”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春》:“立春前一日……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

(1)立春(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中國舊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長8尺,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人們到先家壇奉祀,然後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趕回縣府,在大堂設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牽“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豐年。

(2)舊時湖南一帶無業遊民,在春節前後,敲打小鑼、竹板等,唱着歌詞,挨户索取錢財,叫做打春。

打春這天打什麼?

打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的含義是什麼 第2張

打春牛

打春牛

傳説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説,史書上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樣説的話,年頭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一樣的老。《京都風俗志》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將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打小鑼

每當春節期間,農村中到處能聽到“咚咚旰”、“咚咚旰”的春鑼春鼓聲,並還伴有節拍的唱詞,原來是有人在打春。

傳説,在明朝年間,有個知府,在上任的頭一年的春天,氣候非常寒冷,而且時間也冷得很長,雖説立春已有個把月了,花草樹木都未看見發芽。知府心想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急於想見到樹草花木發的芽。於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尋找發了芽的樹枝送到知府裏。如誰送得早,就有獎賞。次日,便有一個姓吳的和一個姓周的兩個人,找到了幾枝發了芽的楊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門。知府見了,心裏自然大喜,認為是送來了吉祥。吳、周兩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賞。知府又要他們兩人明年更早些來報春。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較暖和,正月初一立春,周、吳兩人手持發了芽的楊柳,各入還拿了一面小鑼半邊特製的鼓,一齊來到知府衙門報春。他們一邊敲鑼,一邊唱起自己編的一些好聽的吉利奉承話。知府格外高興,又給了周、吳二人雙倍的獎賞。這樣一來,周、吳受賞的消息傳到了其他老百姓那裏。來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吳二人的樣,成羣結隊地上衙門報春。知府見到這樣多的百姓都來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銀錢賞給百姓。知府便對大眾説:“報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早,是萬民之福。你們可以拜吳、週二人為師,到各地村莊的鄉親們家裏去報春。本府從今後,在立春時節辦個盛大的迎春大會,與民同樂。”自從那時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風俗。

打春禁忌有哪些?

打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的含義是什麼 第3張

打春禁忌

1、打春不看病

倘若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沒有好運氣。這個説法不過是想討個好彩頭,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樣,小毛病耽誤一下倒也沒有什麼。

2、打春不理髮

理髮則不吉利。俗話説:發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剛出生的草木去損害,這是不合天地運行草木生長之理的。再有,一年365天,為什麼非要選在這一天去理髮呢?

3、打春不能躺着

要坐坐或者站起來走走。都説春暖大地,這是萬物初始的時候,人也應該有一個好的精神面貌來迎接春的復甦。建議大家去田間或者公園走走,吸收新鮮空氣,感受活力與自然,為自己的新年討個吉利。

4、打春忌諱吵架、不口出污穢言語

不要做口舌之爭,和和氣氣,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個好的心情,好的開始才能迎來來年的和和美美,順順利利。

5、打春莫搬遷

很多人都應該知道,搬家不要選擇在四立八節之上,因為這是氣節交接之時,氣息駁雜,搬遷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不宜動盪。

TAG標籤:立春節氣 立春 打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