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什麼三九天什麼三伏天 三九天三伏天有什麼區別

導語:什麼三九天什麼三伏天?大多數人只知道三伏天,三伏天即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段,其中最熱的時間為二伏。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三九天,所謂的三九天為數九的第三個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這三伏和三九完全是兩個極端,一個是最熱,一個是最冷,那麼,具體三九天三伏天有什麼區別,和小編來了解一下。

什麼三九天什麼三伏天 三九天三伏天有什麼區別

什麼三九天什麼三伏天 三九天三伏天有什麼區別

三九天

一、什麼三九天什麼三伏天

三九天的意思:

三九天是指從冬至算起的第三個"九天",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9-27天。中國的農曆用"九九"來計算時令,冬至為"一九天"的第一天,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過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便結束,進入春天,而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便是"三九天"。

三伏天的意思: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三九天

二、三九天三伏天有什麼區別

時間的不同:

三九天:“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即冬至後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國陰曆有“九九”的説法,用來計算時令。計算的方法是從冬天的冬至曰算起(從冬至開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個九天,數滿九九八十一天為止。這時冬天已過完,春天來到了。

冬季的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而農曆的24節氣對陽曆來説是相對穩定的。冬至不是12月21日,就是22日。但是,因為有閏年的影響,即使知道了哪天是冬至,數九日也不是固定的。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説,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説。

氣候的不同:

三九天:作為對寒冬的計時方法,我國民間將冬至後的81天劃分為9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為9天,稱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説的數九寒天。據專家介紹,從天文學的角度説,一個地方的冷暖程度與太陽在正午時的高度角相關。在冬至的這一天,太陽的高度角最低,在北京地區僅有26度。太陽高度角小,陽光斜射程度大,穿過比較厚的大氣層到達地面,很大一部分熱量被大氣吸收了。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京的白晝時間僅有9個小時。但是,這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並不是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是有“積熱”。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到了冬至二十幾天以後的“三九天”,積熱最少,温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了。因此,“三九”天氣最寒冷。

三伏天: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峯,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温,天氣就更熱。

TAG標籤:三伏天 三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