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熱點/列表

大陸獲獎太多戳到灣灣玻璃心,金馬獎:文化上我們能做到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摘編如下:

大陸獲獎太多戳到灣灣玻璃心,金馬獎:文化上我們能做到

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被不少台灣觀眾認為是爆冷門,除了因為22個獎項裏,台灣電影只拿下5項外,大熱門片《一路順風》入圍8項,最後只得到最佳美術設計獎,《再見瓦城》入圍6項,甚至全數落空。而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等4大獎項,台灣電影全部摃龜,在電視機或網絡前收看頒獎典禮轉播的觀眾,心裏一陣一陣糾結。甚至有綠媒、綠嘴説,這根本不是台灣的金馬獎,而是大陸的金雞獎。這些人不滿的心情溢於言表。

但,另一方面,勇奪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項的導演趙德胤,致詞時深深感謝台灣翻轉了他的命運,讓他這樣一個來自緬甸、從小除了生存不敢有其他夢想的小孩,如今卻能夠站在金馬舞台上。

年僅29歲的新加坡導演陳哲藝,以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同時拿下當年的最佳新導演獎和最佳劇情片兩項大獎。上台領獎時他説:我決定走上電影這條路,是因為看了台灣新浪潮的電影。

這就是電影或者説文化神祕而且動人的力量所在,很幸運、也很榮幸的是,這麼美好的事情,是從台灣開始的。金馬獎是華人地區最早舉辦的電影獎,早期台灣電影在華人地區居領先地位;近年來,金馬獎只認作品的表現、不受政治意識型態影響的評審態度,讓金馬獎成為兩岸4地、甚至整個華人圈最受尊敬的電影獎項。

對這次金馬獎有不少獎項落入陸、港,有網友氣憤表示,台灣花錢嘉勉他人、為別人搭轎,真是糟蹋台灣自己電影從業人員的努力,也毀了台灣人對台灣影視文化的自信心。因此,要求金馬獎排除台灣以外電影參加的呼聲又再度響起,換言之,似乎很多台灣人想看到的是,只有頒獎給台灣人的電影獎。

其實,台灣早已有了這種性質的電影獎。前身為中時晚報電影獎的台北電影獎,就是以台灣電影及電影工作者為頒獎對象。

金馬獎則自1997年起定位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2003年起,金馬獎不再限定須以華語為主要發音,只要是華人地區所使用的主要語言或方言,都可報名。

因此,以日語對白為主的《吳清源》曾在2006年入圍,以賽德克語和日語為主的《賽德克‧巴萊》在2011年獲得最佳劇情片等5個獎項;2007年起,導演加上半數主要創作人員為華人的影片都可報名;2010年起,導演和其他主要創作人員中有5名以上為華人的影片都能角逐。可以看出,一路放寬參賽資格的金馬獎定位,早已超越台灣電影的範疇。

或許我們應該從作品本身來省思金馬獎擁有的高度。得到今年最佳劇情短片獎的《九月二十八日‧晴》,講的是香港雨傘革命的故事;另一部入圍最佳紀錄片的《亂世備忘》,主題也是雨傘革命。大陸騰訊授權轉播這次的金馬獎頒獎禮,不過,有關這2部雨傘革命電影的介紹部分被刪掉了。再往前推,台灣的金馬獎甚至可以把最佳男主角獎頒給演出《集結號》這樣的故事題材的張涵予(2008年),也可以把最佳劇情片獎頒給集合了一堆非職業演員演出的大陸片《神探亨特張》(2012年)。

金馬獎的17位評審,大多數是台灣人,而透過如此寬闊給獎態度,台灣已經向世人宣示了一種文化的高度與胸懷,讓世人看到:政治做不到的,文化可以。而這種氣度難道不是一種自信心的表現嗎。

金馬獎已經建立了如此恢宏的基礎,散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未來該做的,不是為了保障台灣人的得獎名額而縮小規模,反而應該思考放大金馬獎的影響力,讓金馬獎成為全球華人影視界的最高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