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城市文化/列表

“汕頭”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導語: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汕頭是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是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素有“嶺東門户、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

“汕頭”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據瞭解,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宋朝時已形成村落,屬潮州揭陽縣;元代時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到明朝嘉靖年間在潮州府置澄海縣,將汕頭地域劃屬澄海縣,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欄捕魚,柵欄古稱汕,所以稱此地“沙汕”;清康熙年間在此建築炮台,改稱“沙汕頭炮台”,到雍正年間開始簡稱汕頭。

金平區位於汕頭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涵蓋整個汕頭老城區。金平區是汕頭市中心所在地,也是汕頭市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和重要的工業、科技基地,更是汕頭經濟特區水陸交通樞紐的重要門户。2003年汕頭市撤銷金園區、昇平區,設立汕頭市金平區,區名以原來金園區、昇平區各取一字得來。

龍湖區地處汕頭市的中心城區,是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著名的僑鄉,因境內龍湖溝而得名。龍湖溝因流經龍湖村附近得名,自市區東北角流淌入海,全長13.5公里,1953年由人工開挖而成,曾經為萬畝農田提供灌溉用水,也為城市排澇發揮了重要作用。

濠江區,位於汕頭市南部,是潮汕文明古鎮,因濠江得名,於2003年建立,由原達濠區和河浦區合併組成。

澄海區位於韓江三角洲出海口,歷來是粵東、閩西南和贛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粵東門户"之稱。澄海之名始於明朝,明朝中期外敵竄擾,濱海一帶居民人心惶惶,在嘉靖年間,為抵禦海寇襲擾,始置澄海縣,寓意“澄清海宇”,以安定人心。

潮陽區瀕臨南海,自宋代開始教育就較為昌盛,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晉朝時始設潮陽縣,因地處大海之北而稱潮陽(古時山南水北稱陽)。

潮南區位於汕頭市西南部,東臨南海、西接普寧、南鄰惠來、北與潮陽區接壤,因地理位置位於原潮陽市(縣級)南部而得名,“潮南”一詞為“潮陽南部”的簡稱。

南澳縣地處閩、粵、台三省交界海面,是廣東唯一的海島縣,也是中國海島縣(區)中唯一的國家4A級旅遊區。南樑年間,因島在瀛洲之南,稱瀛南,至隋朝時,始稱南澳,“澳”指泊船之地。

TAG標籤:汕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