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城市文化/列表

佛山都有哪些民間藝術?

導語:佛山民間藝術,各具特色。其通過剪、刻、撲、塑、扎、鑄、繪、粘等手法,製作出剪紙、扎作、彩燈、秋色(包括紙撲、雕塑、雕刻、粘砌、鑄塑等)、木版年畫、書畫等數十種藝術品。佛山的民間藝術,以其具有鄉土氣息而深受羣眾喜愛。

佛山都有哪些民間藝術?

石灣陶藝

由於佛山歷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所以這裏工藝品很多也很出名。如石灣美術陶瓷。石灣陶器享有“石灣瓦、甲天下”之稱。石灣陶塑歷史久遠,代代藝人承先啟後,佳作不絕、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石灣陶瓷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揭開其燒陶的歷史序篇。漢代以後,銅質日用品大多被陶器替代,帶動了陶藝的長進,製陶形成獨立的手工業,陶器走向市場成為商品。

佛山剪紙

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清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已有專門行業大量生產,產品銷往省內及中南、西南各省,並遠銷南洋各國。

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分別有銅襯、紙襯、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純色等大類。古代,剪紙主要用途是節日禮品的裝飾、祭祀裝飾、刺繡雕刻圖樣、產品商標等。隨着社會的發展,佛山剪紙在傳統的基礎上,以其構圖嚴謹、裝飾性強、剔透雅緻、金碧輝煌的特點,多以反映時代生活題材為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在我國剪紙藝術中較具代表性。多彩多姿的佛山民俗,促進了剪紙的發展,而剪紙工藝的發展,使佛山民俗更具地方特色。

佛山燈色扎作藝術

彩燈,佛山民間稱作燈色。扎作,是以人物、動植物、亭台樓閣等為對象進行立體造型製作,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設計製作的燈色是中國傳統燈色藝術的一支主要流派,具有江南彩燈精巧秀麗的特色,傳統上稱“佛山燈色”,明清時期的史志早有詳細記載。

佛山燈色扎作主要以竹篾、鐵線等材料手工扎作成型後粘貼上各色絲綢布料、花邊、彩穗,配襯上佛山特有的“佛山剪紙”圖案,或在絲綢上繪畫各種圖案而成。佛山燈色扎作藝術在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款式和品種更豐富多彩,並由原來的室內藝術走向廣場藝術,由單個作品走向規模組合,其特點是造工傳統而造型新穎,誇張而不離實,玲瓏剔透、造工精細,白天色彩豔麗、五彩繽紛,夜間通透明亮,金碧輝煌。

佛山民間灰批

又名灰塑,俗稱牆身畫,是建築裝飾藝術之一,內容多是山水、花卉、鳥獸、人物、書法等。灰批工藝精細,用石灰在建築物上雕塑造型,表現形式有多層式“立體”灰批,浮雕式“半沉浮”灰批,也有圖雕式單個造型“單體灰批等。多層立體灰批工藝難度最大。

佛山和南海、順德、番禺一帶,民間都喜用牆身畫作建築裝飾。一般民居,在門額、窗框、山牆頂端、屋檐瓦脊塑上灰批牆身畫作美化。除民居外,佛山、南海、順德等地還特別注意祠堂、寺廟的灰批工藝,常以神話、歷史或戲曲故事、人物、動物為題材,也有以鳥獸為題材的“五麟”,如鳳、孔雀、雉、虎、獅、麒麟等等。

佛山木版年畫

始創於明永樂年間,有五百多年曆史,《辭海》記:“佛山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之一,是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因在廣東佛山鎮生產而得名。”

佛山年畫使用紅丹、金銀色加強畫面的裝飾效果,紅色表示喜慶和吉利,而紅丹又是佛山著名的地方特產。年畫以紅、桔紅、黃、綠等色來套印,在人物盔甲、袍帶上飾繪金銀圖案紋樣,使神像畫更顯金碧輝煌。

春節張貼年畫的風俗由來已久。在明以前,人們多用石刻虎、獅放於門前左右,以示驅邪。自年畫興起後,人們在臘月廿四以後,便開始張貼春聯、揮春和門畫,民間俗稱貼門神,以作驅邪納福。

另外,佛山的鑄造工業由來已久,中外聞名。還有佛山刺繡、紙紮等,這些都是佛山著名的手工藝品。

TAG標籤:民間藝術 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