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城市文化/列表

安徽馬鞍山當塗縣非遺文化有哪些

安徽馬鞍山當塗縣的非遺文化有很多,當塗民歌語言豐富,當塗手工製作,武術舞蹈等都屬於非遺文化。

安徽馬鞍山當塗縣非遺文化有哪些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早在六朝時期(220-589)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長期生活在當塗的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範疇。清代當塗人黃鉞以當地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五十多首《於湖竹枝詞》代表了當時當塗民歌的最高藝術水平。1949年以後,當塗人民創作民歌、傳唱民歌形成了熱潮,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至鼎盛階段。

當塗素以盛產紫銅壺而聞名於世。民國初年,江南蕪湖舉辦銅壺展評,“太平府銅壺”憑其優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而雄居榜首。具有燒水快、無異味、使用壽命長、可收藏觀賞的特點,其純手工製作工藝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傳統體育、遊藝與競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湖陽《打〈水滸〉”》,實際上是一種既是武術又是舞蹈,集健身和娛樂功能於一身的民間表演形式。該項目作為民間表演形式之初,上場表演人員均須依照章回小説《水滸傳》中人物化粧登場表演,故取名《打〈水滸〉》,後逐漸減化為頭扎頭巾、身穿球衣褲、腳蹬虎頭靴表演,但人們仍可以從表演者所持槍、刀、戟、鏟等兵械中分辨出林沖、關勝、呂方、魯達等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