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習俗

當前位置 /首頁/節日/節日習俗/列表

年夜飯是什麼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導語:年夜飯是什麼?通俗來講年夜飯就是除夕夜的晚餐,這頓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人們在過年的時候就重視的也就是要吃好年夜飯。那麼年夜飯有哪些講究呢?我們下面就來看看關於年夜飯的介紹吧!

年夜飯是什麼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年夜飯是什麼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年夜飯是什麼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所謂年夜飯,即指除夕入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餐晚飯,又叫“年飯”、“閤家歡”、“分歲飯”等等,是籌備春節過程中家家户户閤家歡聚、最熱鬧的時候。豐盛的菜餚擺滿一桌,請家中長輩上座,其他人按輩份和歲數大小依次而坐,閤家團聚,敬酒説笑,共敍天倫,處處洋溢着和美團圓、幸福快樂的氣氛。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由於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生活在農耕時代的人們對這頓飯極其重視,一是必須要全家聚齊進餐,即使家中有人羈糜在外不能及時趕回,也要在餐桌上留出他的位置、碗筷,象徵全家團圓;二是盡其所有而豐盛,以酬勞全家人一年的艱辛和奉獻,堪稱一家老小的大會餐。

《荊楚歲時記》記載,除夕要多做飯,夠吃很多天;嘉靖《貴州通志》記載“宿歲:歲晚家傢俱諾為宿歲之儲,以迎新年。又留飯以為節內之食,過五七日猶有食則甚喜,年有收望,謂之隔年飯。”這些習俗都反映了農業社會人們對年年有餘的期盼,是對新年能夠五穀豐登、豐衣足食的一種美好祝願。

年夜飯是什麼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第2張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宮廷除夕宴都有啥

清代的宮廷,每年除夕也要舉辦除夕盛宴。參加者除皇帝、后妃之外,還有一些王公大臣。除夕宴會,一般都設在乾清宮。這個宴會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卻十分講究。僅以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御用的一桌除夕酒宴所用的物料為例,就可見一斑。據資料記載,這桌酒宴,計共用豬肉65斤,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豬肘子3個,臘肚2個,小肚子8個,野豬肉25斤,關東鵝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白麪5斤4兩,白糖6兩,等等。從以上所列食物來看,大多屬東北所產。這説明,清宮除夕宴保持了滿族人食俗,反映了皇帝和宮廷在節日飲食上的偏好和獨特心理。

另外,在東北滿族人中。流行有“三十兒無魚不成宴”的諺語,取其年年有餘(魚)之義。所以再窮困的人家,也要弄幾條魚來,加到除夕的晚宴中,免得被人家恥笑。

年夜飯是什麼 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第3張

除夕

除夕的習俗

除夕,也叫除日,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最今人愜意的茫吃年夜飯。清人頤欽卿《啼點錄,卷)2説:“除夕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欲呼‘閤家歡’。”臘月三十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終。我國人民歷來重視“有始有終”,所以除夕與第二天的元旦這兩天,便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慶。儘管過去從封印日至開印日都是過年活動期間,但從古至今最隆重的便是除夕與元旦這兩天。我國各地在臘月三十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風俗。稱為“辭年”。除夕祭祖是民間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開祠,並且門聯、門神、桃符均已煥然一新,還要點上大紅色的蠟燭,然後全家人按長幼順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們要鳴放煙花爆竹,焚香燃紙,敬迎渴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燈燭通明,全家歡聚,圍爐熬年、守歲。_新中國成立後,安神燒香活動漸廢,其他歡慶活動依然。近年來,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電視,參加娛樂活動等新內容。除夕的晚餐又稱年夜飯,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頓飯。這頓飯主食為餃子,還有很多象徵吉祥如意的菜餚。

如“魚”與“餘”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餘”之意;韭菜取其“長I久’之意;魚丸與肉丸取其“團圓”之意等,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餚。吃過年夜飯便開始守歲,一到子時,便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慶賀新年。

過年的壓歲錢一般是用紅紙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壓在歲燭下,也有大人偷偷壓在小孩枕下其意義均相同,是為勉勵晚輩來年更聰明而有更大的收穫。

年夜飯,是一頓早有準備的團圓飯。一些滷菜臘味,主婦早就做出來了。人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做出豐盛的菜餚,歡慶今年的豐收,企盼來年能有更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