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

導讀:俗語有云,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在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大寒是公認的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那麼兩者相比,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呢?想知道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那就別錯過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哦。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中小寒最冷。據多年氣象資料記載,小寒基本是一年中氣温最低的日子,只有少數年份大寒氣温低於小寒;冬至一到,便進入“數九寒天”,其中“三九”是最冷的時段,也總在落在小寒節氣內;民間也常有“小寒勝大寒”的説法。這究竟是為什麼?

原來,在上一個節氣——冬至時,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雖然很少,但土壤深層還有一些熱量可以向上散發,所以並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層的熱量散失到了最低點,儘管白天稍微變長,太陽的光、熱略有增加,但實際上,這是熱量最“入不敷出”的時期,於是便成為全年最冷的時節。

既然小寒更冷,古人為什麼要在小寒後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講究“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後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後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後“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後面,大寒後迅速回歸立春,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小寒季節的特徵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 第2張

小寒季節的特徵

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説。“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和“街上走走,金錢丟手”兩句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節氣的寒冷。同時這時正值“三九”前後,俗話説“冷在三九”。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令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後,也是到“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節氣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在我國南方雖然沒有北方峻冷凜冽,但是氣温亦明顯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時候是小寒及雨水和驚蟄之間這兩個時段。小寒時是乾冷,而雨水後是濕冷。

“小寒”時值陽曆1月上半月,農曆十二月(臘月)上半月。“小寒”是反映温度變化的節氣。意思是天氣雖然寒冷,還不到最冷的時節,故名“小寒”。

大寒季節的特徵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週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温。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温。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温仍然會出現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 第3張

小寒季節的特徵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説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

對於某些作物來説,在一定生育期內需要有適當的低温。冬性較強的小麥、油菜,通過春化階段就要求較低的温度,否則不能正常生長髮育。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冬暖,過早播種的小麥、油菜,往往長勢太旺,提前拔節、抽苔,抗寒能力大大減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凍的危害。可見,因地制宜選擇作物品種,適時播栽,並採取有效的促進和控制措施,乃是奪取高產的重要一環。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常年大寒節氣,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華南冬幹,越冬作的這段時間耗水量較小,農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並不突出。在雨雪稀少的情況下,不同地區按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適時澆灌,對小麥作物生長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小寒大寒如何防寒保暖

1、腳暖

我們都知道雙腳保暖很重要,雙腳雖然支撐着人體這個“大廈”,但它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温性能差,容易發冷。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襪的温暖、乾燥;每坐2~3個小時之後,可以起身走動10分鐘,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另外,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後,用手掌按摩腳心10分鐘左右,也可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大寒最冷還是小寒最冷 24節氣小寒大寒哪個最冷 第4張

  小寒大寒如何防寒保暖

2、頭暖

人體經脈多匯聚於頭部,頭部得不到保護,就像熱水瓶沒有蓋子一樣,體內陽氣最容易散掉。因此冬天出門,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冬季氣温偏低,選帽子要慎重,應以保暖為主,如毛線編織帽、針織帽、棉帽或絨帽,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耳朵和頭部。

3、頸暖

頸部承接這頭部,下面接着身體的軀幹。稱得上是人體很重要的部分。當人體的頸部受涼之後,可能就會導致局部的血管收縮,血液迅速的降低,嚴重的甚至還會引起眩暈以及大腦供血不足等等的不適的情況。因此,冬天出門一定要備條温暖的圍巾,有抵禦風寒入侵、預防感冒的作用。

4、膝暖

老人們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膝部的保暖措施,其實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膝關節的脂肪本來就比較少,很容易收到寒冷的刺激,而且在冬季的時候膝關節周圍的血液供應會有所減少,保護和身體的調節能力降低,寒氣很容易侵入,容易誘發膝關節疼痛感。因此,對於女性,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褲等,騎車、外出鍛鍊時可戴上護膝,並注意運動不可過量。

5、耳暖

耳朵體積雖小,但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容易散發,且“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你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温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