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嗎

導語: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有什麼説法嗎?其實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因為我們現在更多都是使用公曆,對於農曆計時的中秋節就不記得什麼時間了,因此才會有那麼多問,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關於中秋節的介紹。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嗎

中秋節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農曆七、八、九月為秋季,其中八月叫“仲秋”,八月十五日稱“中秋”節,常言道“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因為一年之中,只有這時,天高氣爽,月亮顯得又圓又大,特別明亮。中秋之夜皎潔美麗的月亮,引發人們遐想連翩,創作出許多與月亮有關的動人故事和賞月的民俗活動,中秋便成了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節日。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説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説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説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周時已有秋分祀月之説,秦漢前後有中秋敬老的活動,還賜以餈粑餅。賞月、祭月、敬老習俗匯合起來,經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益,就成了後世的中秋習俗。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嗎 第2張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活動

歌舞賀月

歌舞賀月始於唐朝末年。那時李隆基當皇帝,號唐玄宗。他有“風流天子”之稱,在宮中設有“梨園”,養了“三百歌女,三百樂手”,親自作曲寫詞,導演歌舞,可以説是中國首創的大型歌舞團。後人稱“梨園子弟”,就是指舞台演出工作者。中秋之夜,唐玄宗就大擺歌舞宴會。以後,民間也流傳在中秋之夜,在明月之下且歌且舞的習俗,有的地方還上演大戲。

中秋月餅

中秋吃月餅始於宋朝,蘇軾詩中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説月餅中有餡。到了元末,統治者殘暴腐敗,引起羣眾反抗。農民起義首領朱元璋在中秋時,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裏,送到各家各户。人們掰開月餅見到紙條,就紛紛拿起菜刀、鋤頭、剷刀等工具,聚眾斬殺駐守在當地的元朝統治者。以後人們就有“月餅傳信息”的講法,吃月餅又有了紀念推翻元朝殘暴統治者的意義。

月餅的製作,各地大同小異,多是圓形有餡,甜味為主。發展到現在,廣式(即廣東產的)月餅最為聞名,有蛋黃蓮蓉、五仁、豆沙等月餅。今年還出現“魚翅月餅”、“鮑魚月餅”、“水果月餅”等等,五花八門。包裝也越來越精美,成為互相饋贈的禮品,反映出人民生活改善和提高。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嗎 第3張

月餅

團圓宴飲

中秋月圓,被人們用來象徵閤家團圓,家家户户宰雞殺鴨,備好水酒,團聚吃大餐。現在羣眾生活提高了,很多家庭還到酒家去訂座開宴。酒家備有象徵團圓的菜式,是夜座無虛席,賺到盆滿缽滿。

深夜祭月

中秋之夜,除了宴飲,到了深夜,明月當頭,各地還有隆重的祭月(又稱拜月)活動。祭月的祭品很多,除了月餅,在廣東還有芋頭仔、田螺、柿子、蘋果等。多是擺在能見到月亮的地方,如天台、陽台、門口、曬穀場等,邊吃邊賞月。現在青年男女還會驅車到野外風景區去賞月。賞月還延至十六日晚,稱為“追月”。

中秋賞燈

中秋賞燈在南宋已有記載,《武林舊事》説:“放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漂浮水面宛若羣星降落”。有些街市,商鋪門口明燈高懸。在廣州還有“樹中秋”,各家掛燈籠,有果品燈、鳥獸燈、魚蟲燈、字燈、懸掛於門頂高處。現在有些公園或旅遊景區也舉辦各種中秋燈會,供人觀賞。有些地方還把謎語寫在燈紙上,叫做“猜燈謎”。

對月許願

月亮又有“月下老人”之稱,即媒人之意。以前未婚青年男女,在中秋之夜三更,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撮合成婚。有些地方,以前還有中秋之夜拋帕招親的習俗。在廣場搭台,佈置成月宮,設玉兔、桂樹,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將繡花的手帕向台下拋去,接得手帕的男仔,如手帕的繡花圖案與拋帕姑娘留在手中的

相同,兩人便相認,如兩相情願,就可以交友成親。不過,現在已變成表演節目。

有些地方,婚後多年未懷孕的女子,便在中秋之夜,走出家門,到野外對着明月,沐浴月光,祈望早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