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資訊/列表

七夕節有哪些習俗 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導讀: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夕節,這個節日早在上古就有,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七夕節在古代的習俗有很多,演變至今成為了女子乞巧、祝福的節日。那麼,七夕節有哪些習俗?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查詢瞭解下吧。

七夕節有哪些習俗 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七夕節

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為牛慶生: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説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供奉磨喝樂: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樑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拜織女:“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節有哪些習俗 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第2張

拜織女

拜魁星: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吃巧果: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七夕種生求子的意義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種生求子”是七夕節中舊時的習俗,實際上是生育信仰之一種。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稱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

武漢周邊,也有一種“乞芽”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開始將稻穀或麥子浸泡,這個過程與農户在自家生綠豆芽一樣,不過,家長會盡量讓孩子動手,以寄託對孩子的一份期許;到了七夕這天,將它們生出的嫩芽剪下來,做湯,稱為“巧芽湯”;或者清炒,味道是淡淡草腥氣中又泛出一股子麥芽糖的甜;也有用石缽搗成汁直接喝掉,這樣的綠汁,因為它的甜度既不濃又很適口,特別受到孩子的歡迎。

七夕節有哪些習俗 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是什麼 第3張

種生求子

還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另外,七夕種生求子,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説到七夕求子,就要提到宋元時期的摩喝樂了。摩喝樂是一種陶土塑制的化生孩兒的偶像。化生就是變化孳生。從本意上説,摩喝樂是一種生育的崇拜物,一種求子的象徵。每到七夕,已婚的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這正是人間表達祈求天助、實現求子願望的最相宜的時刻。摩喝樂便成了人們七夕風俗的主角。

開始——也就是唐代,人們把化生孩兒刻畫在泥餅上供奉,或者製成蠟孩兒,放在水面漂浮為戲,希望天降吉祥,婦女懷孕得子。到了宋代,這一風俗愈加興盛起來。人們開始用陶土精工細制立體的摩喝樂了。七夕這天,富裕人家都在中庭擺上雕制的樓閣,飾金裝彩,把摩喝樂放置其間,表示崇敬;普通百姓也紛紛到街市購買摩喝樂,放在家中虔誠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