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芒種的風俗活動:芒種安苗

本站  24節氣中的每個節氣都有相關習俗活動,由於節氣是和農業有關的,所以節氣中的很多習俗活動都和農業有關,而這些活動主要是祈求豐收。其中,芒種節氣中的“安苗”習俗活動,人們在芒種這天通過各種祭祀活動,以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等。

芒種的風俗活動:芒種安苗

芒種的風俗活動:芒種安苗

芒種節氣

芒種安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户户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芒種習俗安苗由來

相傳“安苗”起源於唐末宋初,清道光末年起逐漸興盛。據史料記載,農曆六月初六是天公天母壽辰,是日在田頭地角鳴鑼、燒紙、插小紅旗。伏嶺、北村、胡家、鋤頭一帶各村於芒種後第一個“龍虎日”請僧侶做齋,然後撐旗打鼓,抬着太尉老爺巡遊田阪,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謂“安苗”。

芒種前,各農户稻秧栽插完畢,五穀下種,農民以此感到欣慰,為表喜悦,各村族長召集德高望重的長輩選擇吉日,家家户户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於是,各村待最後一農户稻秧栽插完後,便由族長出示“安苗貼”昭示安苗日期,一般説來,因嶺南嶺北氣候有差異,嶺南登源一帶一般在芒種後擇一吉日進行,而嶺北上莊一帶則基本固定在每年的六月初三這一天舉行。

芒種節氣

安苗節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花朝會即安苗節,由東八社決定接神村莊,八社可以優先,一般用三天時間。

第一天是村民抬着老爺龍椅,挑着鑼鼓,卷着龍鳳彩旗背上炮竹,出動三四十人即可。到大廟敬香後將穿着龍袍,戴着帝帽,可以移動的汪公大帝抬上龍椅,一陣雙響炮後鑼鼓喧天,彩旗招展,將大帝接走。途中有斷斷續續鑼鼓聲,一般情況下有一件樂器敲響即可。次日上午是祭旗,下午是遊田街。上午八時左右,村人把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小紙旗鋪在老爺面前的地面上,各色紙旗上寫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等等,一旗寫四字。十餘人把大肥豬和羊沿彎曲山路趕上老屋對面的橋頭山頂,時間一到,炮竹鑼鼓聲響,四人扯着豬、羊耳朵從山頂筆直倒拖下山,雙響鞭炮聲、鑼鼓聲、豬羊的嚎叫聲及人們的呼喊聲混成一片,稱“呼龍”,其意是將龍神呼醒。

第三天上午是送老爺。每户在前一兩天接來外村的親朋戚友,有的花錢請工。接汪公老爺時一般就近走小路,送行就不同了,必須從大村沿街而下,一到村頭和出村尾作為開路先鋒的幾十門朝天炮兩陣轟響,地動山搖,幾十裏外能聽到。街兩旁看熱鬧者成千上萬,當汪公大帝經過時,不少老人點香跪拜,更有大娘抱着小孩拜老爺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