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 公攤面積究竟是如何算的

導語:現在房價都是非常高的,普通人都是辛辛苦苦一輩子來買房子,買房少不了牽涉一個公攤面積的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跟朋友們來好好説説,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公攤面積究竟是如何算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請大家一定要收下!

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

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 公攤面積究竟是如何算的

公攤面積

房屋的公攤面積是各產權主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梯間等公共用房設施面積加上外牆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比如説電梯井、設備間、變電室、管道井、樓梯間、公共門廳過道和共用牆體等。簡單算法就是公攤面積=商品房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即可得出。

目前國家只規定共有面積分攤係數的有關計算原則和方法,並沒有規定分攤係數計算結果和大小範圍,根據業內經驗,一般7層樓以下的多層建築分攤率大概為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分攤率為17%~25%,而高層樓分攤率則為20%~30%,還有一些別墅類由於設計及功能不同,分攤係數相差懸殊較大。

公攤面積並非越小越好

按照計算方法來看,公攤數越大所購房屋的使用面積就會越小。但實際上,公攤並非越小越好。如果公攤面積過小即意味着配套公共設施的縮減,從而影響住宅品質。而一般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面積也會越大,同樣樓層如果越高,隨着電梯及消防等公共設施的增多公攤面積也會越大。而且,房地產商宣揚的所謂“零公攤”一般多為噱頭,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新房

公攤面積也有風險

在買房時為了放心,避免公攤面積所引起的不必要的風險,可以利用以下三種方法:1、購房前,可以向開發商索要公攤數據,以留證據;2、可以看建築設計圖,讓建築專業人士計算,得出真實的數據;3、把公攤面積寫進購房合同,從而有效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 公攤面積究竟是如何算的 第2張

公攤面積圖片

公攤制度是香港獨創的發明

國內媒體上首次出現關於公攤面積的論述是1996年的一次法學期刊上出現的,涉及到一次法律官司,講述的是1993年的一起房地產交易糾紛,那麼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在1993年之前就已經有了公攤面積這個情況。

當把一個五層樓拆成5份,每層樓賣給一個人的時候,沒有任何爭執,公用面積大家平均承擔成本就可以了,因為也確實是平均的在使用。但是當每層樓拆細成數個小公寓的時候就麻煩了,每一個户型的樣子、佔用的面積都不一樣,沒有辦法均分,很容易在各種成本上面產生糾紛和矛盾。

取消公攤的話題再次衝上熱搜

事情的起因是一篇《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僅61平方米》的報道,讓#公攤面積是否能取消#登上了微博話題榜第一。

青島市民李先生,買了一套110㎡的房子,到手卻發現套內面積只有60多平;但是購房時,銷售人員口頭承諾公攤面積為31%,收房時卻變成了46%;怎麼也想不通的他走上了維權之路。

當然,這事換了誰,誰也想不明白,一個公攤面積,等於房子面積少一半。

於是,呼籲“取消公攤面積”的説法再次出現,而且這個話題並不是第一次衝上熱搜,近幾年隔三差五來一次。

公攤面積到底怎麼算 公攤面積究竟是如何算的 第3張

房屋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多少算合理?由誰來測算?

瞭解了公攤面積究竟是什麼,再來看看,公攤面積在多大範圍內才算合理?又由誰來測算?

公攤面積在多大範圍內算是合理,國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點往往容易產生糾紛。

老百姓對公攤面積的認知還不是完全瞭解,因為它專業性很強。

那麼公攤由誰來測算呢?一般情況下,一個住宅小區的公攤數據,需要經過以下程序:一個是設計單位的圖紙測算,一個是主管部門對公攤的核算,在項目竣工後,測繪部門還要對房產面積再進行一次測算。目前,涉及公攤測量,我國共有《房產測量規範》和《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範》2 個國家標準,但由於一些地方還沒有建立多測合一體系,缺乏第三方的監督,從而出現公攤面積計算不透明等現象。

公攤面積的計算很複雜,我們相關的信息的公開化程度不夠高,透明度不夠,所以也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