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今天立春幾點打春 2021打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導語:從日期上來看,今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3日,也就是今天。不過,節氣交節的時間都是具體到幾點幾分幾秒的,所以即便已經是2月3日,但還沒有真正迎來立春。那麼,到底今天立春幾點打春?2021打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一起來看看。

今天立春幾點打春 2021打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今天立春幾點打春 2021打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打春

2021打春時間:2月3日22點58分39秒。

立春有打春牛的習俗,也可以叫打春。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説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説,史書上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樣説的話,年頭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一樣的老。《京都風俗志》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將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這裏説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農事,這在《禮記》和《左傳》裏,都有記載。立春這一日,老北京的廟會裏,一般都會賣春牛圖,前面牽牛的那個男人,畫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哪怕已經進了城,也會把春牛圖請回家,和那些拿回家裏的春牛的碎片的意義是一樣的,自己對自己祈禱,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收穫的保佑。

彩牛繪身,鞭炮齊鳴,裝扮成春官,跑在道前接芒神,打春牛,這樣的儀式,歷史很悠久了。而且最早都是皇上親自出馬操辦這一切的,是要在宮內親自迎接芒神和春牛的。最早時皇上還要像模像樣做親自扶犁狀,剪綵一般,做個象徵性的造型。宋《東京夢華錄》書中曾經記載:芒神和春牛“從午門中門入,至乾清門、慈寧門恭進,內監各接奏,禮畢皆退。”可謂禮儀隆盛倍至。

這一傳統,到後來已經稍稍有一些變動,把芒神和春牛設於宮前,改為了設立在郊外,這樣的變動,在明朝的文字中已經有了記載。不過,在京城,所有的儀式照舊還是由宮廷委託順天府伊來組織完成,有些普天同慶、官民同樂的意思。

明崇禎年間印製的《帝京景物略》中有專門對春場的記載:“東直門外五里,為春場,場內春亭,萬曆癸巳,府伊謝傑建也。故事,先春一日,大京兆迎春,旗幟先導,次田家樂,次勾芒神亭,次春牛台,次縣正左、耆老、京師儒。府上下衙役皆騎,丞尹輿。官皆衣朱簪花迎春,自場入於府。是日,塑小牛芒神,以京兆生舁(抬之意)入朝,進皇上春,進中宮春,進皇子春。畢,百官朝服賀。立春候,府縣官吏公服,禮勾芒,各以彩仗鞭牛者三,勸耕也。”

這樣的風俗,一直延續到清朝,清潘榮升《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立春日,大興宛平縣令,設案於午門外正中,府縣生員舁進,禮部官前導,尚書、侍郎、府展及丞後隨,由午門中門入。”那轟轟烈烈的陣勢,一點兒沒有變。

除了打春還有什麼風俗?

今天立春幾點打春 2021打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第2張

立春

1、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2、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閲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台,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羣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羣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羣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今天立春幾點打春 2021打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第3張

立春習俗

3、躲春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羣有不利的影響,更有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

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有一些地方,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不宜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4、佔氣

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春秋時期已經形成了佔氣的信仰。《孔穎達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用此八節之日,必登觀台,書其所見雲物氣色。若有云物變異,則是歲之妖祥既見,其事後必有驗,書之者,為預備故也。”由此可見,春秋時期在立春的民俗節氣中,登高觀雲、占卜測算已經作為一種風俗開始形成。

5、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

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