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啊 二月二為什麼叫龍抬頭

導語: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民間將這天叫做“龍抬頭”。光從名字,就感覺這個日子不簡單,那麼,你知道二月二為什麼叫龍抬頭嗎?到底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啊?其實,所謂的龍抬頭其實就是字面意思,就是指龍抬起頭來。那這樣的日子人們會做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啊 二月二為什麼叫龍抬頭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啊 二月二為什麼叫龍抬頭

龍抬頭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鬥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源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抬頭”雖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龍抬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龍抬頭”的説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上古時代人們選擇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組星象作為座標,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宿”。“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北方地平線下。仲春(驚蟄至春分間),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是指蒼龍七宿羣星在天空的隱現變化,並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

蒼龍七宿的出沒週期與一年農時週期相一致。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高懸於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也開始在西方下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則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古人把仲春時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嶄露頭角稱為“見龍在田”(即為“龍抬頭”),仲夏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稱為“飛龍在天”;此外還有“亢龍有悔”、“羣龍無首”等,分別對應各時節天象。龍抬頭在農耕文化中標示陽氣自地底而出,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了。龍抬頭時節,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春雷始鳴。元時期將陰曆“二月二”稱為龍抬頭,從節氣上説,“二月初二”正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與“龍抬頭”相關的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二月二龍抬頭風俗説法: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啊 二月二為什麼叫龍抬頭 第2張

龍抬頭習俗

1、剃頭

從生理上來説,因為很多人信奉“正月不剃頭”的説法,導致到二月的時候頭髮已經很長了,為了必要的衞生清潔也該去剃頭理髮。除卻客觀的因素,主觀上自然是為了圖個吉利,畢竟這一天是“龍抬頭”之日,很多地方將這一天定為剃頭日。

通過理髮來與“龍抬頭”相襯,寓意着也能給自己“抬抬頭”,保佑在這一年順順利利。那麼,為什麼與龍相襯就能順利呢?因為在我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龍行“布雨”之責。一年能否風調雨順、河清海晏和莊稼大豐收,全看龍王爺給不給面子。

因此,對於龍大部分人都是飽含着是崇敬之情,在二月二這一天,通過與龍做相似的動作來博得龍王的好感獲得好運。雖然這個説法純粹是封建迷信,所求也不過心理安慰與寄託但也同樣重要。試想若是心靈無處安放,整個人就會顯得很空虛,所以也不要小瞧了民間這些傳統習俗,它們是在無形之中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2、不做針線活

古人認為,鬼神與凡間的世界相通,故而會在特定的日子降臨凡間。因此,若是凡人行事不小心觸怒鬼神,便會招來災禍。二月二這一天是龍神降臨凡間的日子,此時若是做針線活便會被龍神視為不敬,在許多農村都説針線會扎瞎龍眼,破壞自己一年的氣運。除此之外,也有地方在這一天不洗衣服,因為擔心洗衣服時洗壞龍皮。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啊 二月二為什麼叫龍抬頭 第3張

龍抬頭風俗

3、春遊踏青

二月二春遊踏青相傳起於唐代,彼時長安之人為了豐富業餘生活會在二月二這一天約好夥伴一同出去踏青。在他們看來,在春天來臨之際野外空氣清新,多走走看看可以陶冶情操,放鬆身心,為接下來新一年辛苦勞作做好準備。

這個習俗保留到了現在,在各個學校中也會有春遊的這一個項目,無形之中將傳統習俗傳承至今。“學子春遊”更是有一番説法,寓意為來年學業開個好頭,輕輕鬆鬆完成學業,實現人生理想。

4、吃龍食

二月二作為龍神降臨之日,人們在這一天的飲食上會有很多講究,最為普遍的便是所有飲食都以龍為名。比如一些地方會在二月二之前蒸好春餅,吃春餅名為“吃龍鱗”,吃麪條名為“吃龍鬚”,吃餛飩名為“吃龍眼”,吃餃子名為“吃龍耳”;若將麪條和混沌一塊煮,又被稱之為“龍拿珠”,吃葱花捲餅又叫“吃龍皮”。

總而言之,要把龍身上的東西都放到自己身上,以此行龍運,都代表着人們祈福的願望,希望新的一年龍運加身、事業昌隆、順順利利。

五、祭祖

祭祖在古代的重大節日中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相信只要自己足夠真誠,先祖和神明便會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

六、孩童開筆禮

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誕辰之日,所以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要進行“開筆禮”,可能這個習俗在現代少有人知曉。在古代社會中,讀書人在讀書之前需要行四禮,其中“開筆”又稱之為四禮之首,表明將要正式開始學習。用習俗的形式將讀書賦有一種隆重的儀式感,讓自己更加認真地對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