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劃分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導語:雖然地球表面大部分的地方都被水覆蓋着,但有些地區是幾乎沒什麼降雨的。有些地區比較乾旱,而有些地區是半乾旱的,那麼,大家知道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是什麼?劃分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好好看看。

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劃分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乾旱

分界線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即從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經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線。此線是乾旱地區與半乾旱地區的自然分界線、草原與荒漠、荒漠草原的自然分界線。也是中國沙漠區與非沙漠區的分界線。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端一線,它同時也是我國的半濕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沿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折向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此線以東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為濕潤地區,此線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為半濕潤地區。

中國半乾旱地區是指包括內蒙古中、東部地區及河北、山西雁北、陝西北部、寧夏南部的西海固、甘肅定西、榆中、青海的玉樹、果洛、以及西藏拉薩等地區在內的雨養農業區,主要在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

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劃分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第2張

乾旱圖片

我國的乾濕地區劃分情況

我國擁有超過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面積,而且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我國是世界上季風現象和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國家,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水汽。東南季風所攜帶的水汽,從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逐漸深入,但是由於我國面積巨大,來自太平洋的水汽,也難以深入到我國的西北地區,我國的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地區的超過1800毫米,一直遞減到西北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

我國的乾濕地區分佈與我國的年降水量分佈密切相關,從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我國的乾濕分區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逐漸演變到半乾旱區、乾旱區。我國的“濕潤地區”主要是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豐富的降水使得這一地區蒸發量雖然較大,但是依舊是水源充足的“濕潤區”,我國台灣島的東部地區,由於年降水量巨大,是我國最為濕潤的地區。我國的濕潤地區,農業用地類型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劃分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第3張

乾旱地區

除了“南方地區”之外,我國還有另外幾處濕潤地區,一是青藏高原的東南部地區,受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十分豐富,屬於濕潤地區,是我國僅次於台灣的第二雨極。二是山東半島東部地區,山東半島北東南三面都被海洋包圍,水汽相對充足,氣候較同緯度內陸地區更為濕潤,屬於濕潤地區。三是我國東北地區的東部地區,主要以長白山脈為主,地處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較為豐富,加上緯度較高,蒸發較弱,所以也屬於濕潤地區。

秦嶺淮河以北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南部、東北平原以及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至800毫米之間,屬於半濕潤地區。我國的華北地區,從乾濕地區來看,屬於半濕潤地區,水資源擁有量較為一般,加上這裏是我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工農業生產生活需水量巨大,所以華北地區的水資源十分短缺,需要“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工程來緩解。我國的半濕潤地區,農業用地類型以旱地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等作物為主。

我國的東部季風區基本屬於濕潤和半濕潤地區,而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大部分地區多屬於半乾旱和乾旱地區。半乾旱區分佈總體上呈東北西南走向,包括內蒙古高原的中東部、黃土高原河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間,自然植被以草原植被為主,農業生產多以畜牧業為主。從半乾旱區再往西北內陸,降水更為減少,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區、內蒙古高原西部地區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區,屬於“乾旱地區”,由於降水稀少,自然植被以荒漠自然帶為主,幾乎難以發展大規模的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