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錢塘江大潮原因 錢塘江大潮怎麼形成的呢

導語:我國壯觀的潮水還屬錢塘江大潮,這裏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每年的大潮景象。那麼,到底錢塘江大潮怎麼形成的呢?錢塘江大潮的出現和哪些因素有關係?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錢塘江大潮原因。

錢塘江大潮原因 錢塘江大潮怎麼形成的呢

錢塘江大潮原因 錢塘江大潮怎麼形成的呢

錢塘江大潮成因

錢塘江湧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錢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首先,這與錢塘江入海的杭州灣的形狀,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關。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錢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致使河牀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到阻礙,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發出轟鳴,出現驚險而壯觀的場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湧潮的河口卻只是少數,錢塘潮能榮幸地列入這少數之中,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湧潮的產生還與河流裏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關,如果兩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勢均力敵,就有利於湧潮的產生,如果兩者的速度相差很遠,雖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湧潮。

還有,河口能形成湧潮,與它處的位置潮差大小有關。由於杭州灣在東海的西岸,而東海的潮差,西岸比東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東北進入東海之後,在南下的過程中,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兩岸潮差大於東岸。

杭州灣處在太平洋潮波東來直衝的地方,又是東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獨厚。所以,各種原因湊在一起,促成了錢塘江湧潮。

所以,“錢江潮”主要由杭州灣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至20公里。到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湧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潮水一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牆,釀成初起的潮峯。“錢江潮”每日兩潮,間隔約12小時,每天來潮往後推遲約45分鐘,成規律地半月循環一週。潮頭最高達3.5米,潮差可達9米。

錢塘江大潮類型:


錢塘江大潮原因 錢塘江大潮怎麼形成的呢 第2張

錢塘江大潮

交叉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壯觀異常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並迅速向西奔馳。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着避開。

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後,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濛濛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着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湧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鋭不可當。

一線潮並非只有鹽官才有。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遊急劇收縮之後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後剛好成一直線,潮能集中,潮頭特別高,通常為1—2米,有時可達3米以上。氣勢磅礴,潮景壯觀。

回頭潮

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幹鹽官,鹽官河道順直,湧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於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在那裏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

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瀾壯闊的氣勢,晚上有晚上的詩情畫意;看潮是一種樂趣,聽潮是一種遐想。難怪有人説“錢塘郭裏看潮人,直到白頭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