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關於秋分的傳説和來歷

導語:秋分之後日漸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同時秋分寒意也漸濃,逐漸步入深秋季節。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對於秋分的傳説和來歷的説法又如何呢?小編在此為您講述關於秋分的傳説和來歷都有哪些吧。

秋分節氣的來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解釋


秋分節氣的到來,意味着秋天已經過一半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温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

秋分是運行到180度的位置,時間在每年公曆9月23號前後。象冬至、立秋一樣也有一些民俗,比如立雞蛋之類的,但又不像清明一樣形成一個正式的大節日。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太陽直射赤道,秋分之後日漸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真正的涼秋也漸漸來臨,適當吃些藕、紅薯、梨、柿子、桔子等當季佳食。

秋分節氣的傳説:秋分三候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説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人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水始涸”是説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的含義:晝夜、秋季均分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為您推薦:

    秋分習俗之秋祭月

秋分習俗吃什麼 秋菜湯元防秋燥

秋分習俗之豎蛋趣味遊戲

秋分習俗之嶺南地區吃秋菜

關於秋分的傳説和來歷
掃碼關注公眾號

關於秋分的傳説和來歷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TAG標籤:秋分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