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 24節氣是根據什麼計算來的

導語:瞭解二十四節氣你就會發現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祝賀的是,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了,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4節氣體現出了中國人的智慧,對於氣候生產經驗把握的精準。對現實生活有着重要的意義。網友表示,我大中國得有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啊,像端午節明明就是我們的祖先智慧的結晶,結果就被韓國竊取,還大言不慚地説是他們國家的,不要face!我大中國能申遺的儘快麻溜的都申遺吧!那麼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 ?24節氣是根據什麼計算來的?感興趣的小夥伴閲讀下文了解吧。

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

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漢族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古代國家、朝廷要負責制定律歷,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間,來指導人們務農。中國的天文曆法,歷來是太陰和太陽合參 ,以太陰記月,太陽記年。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是以公元記年的太陽曆,是根據太陽周天360度,運行365天制定的歷法,簡稱陽曆。

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淮南子》一書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24節氣是根據什麼計算來的: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主要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裏頭所處的特定位置,這樣來劃分的。一年轉一圈360°,每隔15°就是一個節氣。每個月有兩個節氣,一年12個月就有24節氣,每個節氣都是表示氣候或降水的變換。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的簡單含義如下:

立春:春季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驚蟄:驚醒冬蟄。春分:晝夜平分。

清明:天晴草茂。穀雨:雨潤百穀。立夏:夏季開始。小滿:麥類飽滿。

芒種:麥類成熟。夏至:熱夏來臨。小暑:炎夏開始。大暑:全年最熱。

立秋:秋季開始。處暑:炎夏結束。白露:天氣轉涼。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將要結冰。霜降:開始有霜。立冬:冬季開始。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雪量增多。冬至:寒冬來臨。小寒:開始寒冷。大寒:全年最冷。

這個“二十四節氣”,可是中華文化的智慧和科技的深厚結晶啊,是農耕文明的閃亮成果,在國際上有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美譽。這次申遺成功的項目全名是:“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