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一斤是多少克 古代的重量單位及其變化

導語:大家都知道,斤是我國傳統的度量衡,而克是西方國家的度量衡。小編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斤和克的轉換。那麼,今天就來講一講,一斤是多少克?古代的重量單位及其變化是什麼?以下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一斤是多少克

一斤是多少克 古代的重量單位及其變化

一斤

一斤是500克,現在我們去超市購物,尤其是稱重的商品,都是以千克為計量單位的,例如5個蘋果的重量是2.4千克,如果換算成斤的話就是4.8斤,因為500克是一斤,所以2.4千克就是4.8斤。這種換算的方式,我們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學過,所以非常的簡單。

一斤的起源

中國古代有個官職叫「司馬」,司馬主要掌管軍事,其中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於是「司馬」就和重量單位扯上關係。

中國自周代開始有重量單位:斤、兩、錢、分。也稱為「司馬斤」、「司馬兩」等,計量的工具叫做「司馬秤」,這一標準也叫「司馬平制標識」。一司馬斤等於十六司馬兩,「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

一斤是多少克 古代的重量單位及其變化 第2張

重量

古代的重量單位及其變化

我國古代最常用的重量單位,就是分、錢、兩、斤。古代都説“半斤八兩”,因此一斤就是16兩。這個來源,據説是在秦代形成的。在那之前,一斤等於13兩,秤桿子上有13個刻度。

就是北斗7星加上南鬥6星,一共13顆星,每一顆星佔一個刻度。最後再加了福、祿、壽三星。於是有了16個刻度,即16兩。

這個數字是在中國民間經濟貿易當中,慢慢摸索出來的,比較符合我們的國情。除了斤前面提到的分、錢、兩、斤,古代還有一些別的重量單位,比如“鎰”。

李白在詩中形容自己窮迫的狀態是“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一鎰是什麼概念呢?一鎰等於二十兩或者二十四兩。百鎰就是2000-2400兩黃金,可見李白從前離蜀的時候,的確是一個鉅富。

除了“鎰”以外,還有一個計量單位是“鈞”,比如説雷霆萬鈞,千鈞一髮,這個“鈞”就是重量單位。一鈞約等於三十斤,千鈞就是3000斤,這就是1.5噸重了。

一斤是多少克 古代的重量單位及其變化 第3張

稱重

另外,還有一個重量單位就是“石”。古代計算鹽、米的時候,經常説多少“石”。讀“擔”音,它的重量是多少呢?一石等於十鬥,一斗差不多12-13斤,那麼一石就等於120-130斤左右。

還有一個叫“斛”的計量單位,它本來只是一種稱量的器具。國內有一個比較出名的藥房,招牌最後一個字就是它。還有一部未上映的古裝劇叫《斛珠夫人》,也用了這個“斛”字。

那麼,“斛”到底是多重呢?“斛”有多種不同的容量,常見的既有能裝十斗的斛,也有能裝五斗的斛。所以用它作計量單位,就不太方便,顯得有點“非主流”。

還有兩個非常“奇葩”的計量單位,如今它們的名字,只出現在成語裏,我們都聽説過,那就是“錙銖必較”中的“錙”和“銖”。

它是以黍米的重量來計算的,每100個黍粒的數量等於一銖,每6銖的重量等於一錙。這個粟米顆粒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用它來計算重量就更扯淡了。

試想,兩邊商人要做生意,各自先背一袋黍粒來一顆一顆地數。不數完600顆米,這一錙的交易量都達不到了。辛辛苦苦數完了,結果兩邊又因彼此黍粒大小不一般,當場打起來了。

就這個奇葩的計量單位,後來還有人給它折算出了一個重量,一銖等於一兩的24分之一,就2克多一點。

這種計量單位在唐代古詩裏面提到繪畫顏料等事物時,比較常見。估計在當時的民眾生活之中,已經不太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