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天氣常識/列表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

導語:古人給我們留下關於描寫夏天的詩句還是有很多的,無論是描寫夏季的炎熱,還是描寫夏花的燦爛,亦或是述説夏季情懷等等,有關古詩都數不勝數。那麼,你學過的關於夏季的古詩中,有哪一首印象深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鑑賞5首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一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

夏天詩句

《夏意》

宋代: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賞析:

詩中雖寫炎熱盛夏,卻句句顯清涼靜謐、清幽朦朧的氣氛,表現了詩人悠閒曠達,虛懷若谷的心境。

詩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熱的夏天描繪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襯托午睡的舒適。

第一句寫午睡的場所,“深深”説明別院深幽寂靜,因為寂靜,而感到了“清”,體現出物我之間的通感,使人直觀地感覺到在這裏午睡的宜人。

第二句寫院外的環境。院內屋中是一味清涼,窗外榴花盛開,透過窗簾,仍能感覺到它豔麗的色彩。可以想象,詩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內,顏色柔和,帶有催眠的作用。

第三句把上兩句所説加以綜合,點出中午這個時間,説庭院深深,午時也綠陰遍地,涼意沁人。通過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項條件都已具備,可接手寫午睡了,詩卻一下跳開,直接寫夢醒,用筆靈活。夢醒後寧謐,又通過不時傳來斷續的鶯聲來反襯。睡醒後恬靜舒適,睡覺時恬靜舒適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詩人想表現的“夏意”。

全詩四句,圍繞午睡寫。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後,不直接寫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筆活潑跳脱。詩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斷利用色彩來表現景物,表達詩人滿足的心情,與夏午本應給人的炎熱與壓抑成鮮明的對比。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二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 第2張

夏季古詩

《子夜吳歌·夏歌》

唐代: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起端:“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廣闊三百里的鏡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發的時候,西施泛舟出現了,成為採蓮人,但是她的豔麗和美名引起了轟動,“人看隘若耶”,人人爭餐秀色,使寬闊的若耶溪變得狹隘了,這一“隘”字傳神,那種人潮洶湧、人舟填溪滿岸的熱鬧場面,猶如呈現在讀者眼前,將王維的“豔色天下重”的虛寫,變成了轟動當地的如實描繪。這裏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讓讀者以合理的想象來補足:勾踐早已確定使用美人計來對付吳國,而西施的美豔傾倒眾生,轟動當地,那麼越國的君臣也不用去費力探訪了,有了這位不二的美女人選之後,才“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較之王維的“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語異而意同,王維的詩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踐君臣實施美人計的過程;李白的詩實施了“截割”,割去了選作吳宮妃子的結果,同樣地表現了“豔色天下重”的意義。這種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歸向越王家”,勾踐同樣也能留下這個美人,但他在“報吳”、“復仇”的目標下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吳,卻成為亡吳的原因之一。這等於是提醒讀者:“到底是因為吳王夫差好色之過,還是由於西施成了亡吳的關鍵?如果西施是滅亡吳國的關鍵,那麼越國在後來的滅亡又是因為什麼?”李白沒有對後續的發展着墨,並不是他寫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寫。這樣做,同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餘地。

《千秋歲·詠夏景》

宋代: 謝逸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萍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峯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裏。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後,一鈎淡月天如水。

賞析:

這是一首夏季避暑詞。上片寫夏日景色,下片寫消夏生活

楝花備細,紛紛下落;梅雨落過,水草邃起,點明時序風物。情隨湘水,夢繞吳峯,屏風上所繪山水,使人遙想名勝景色。琴書倦、鷓鴣喚醒,南窗倦卧,寫日常午睡之情。於是,耽情歌舞,玩月晚涼。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圖景,描繪出濃郁的生活情趣。

這首詞,寫景抒情,用事運典,無不思致縝密。“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用程曉詩意:“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卧,出入不相過。”寫伏暑天氣,人們在家中歇息,很少來往。“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典用駱賓王《競渡詩序》:“便娟舞袖,向綠水以全低,飄颺歌聲,得清風而更遠。”全詞筆調纖靈,語句凝鍊,對仗工整。是宋詞藝苑中的一株奇葩。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三

描寫夏天的詩句 有關夏天的詩詞賞析 第3張

夏季詩詞

《賀新郎·夏景》

宋代: 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户,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詠人兼詠物,上片描寫在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託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鬱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為襯托,寫一位孤高絕塵的美麗女子。起調“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點出初夏季節、過午、時節、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推出傍晚新涼和出浴美人。“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進而工筆描繪美人“晚涼新浴”之後的閒雅風姿。作者寫團扇之白,不只意在襯托美人的肌膚潔白和品質高潔,而且意在象徵美人的命運、身世。自從漢代班婕妤(漢成帝妃,為趙飛燕譖,失寵)作《團扇詩》後,在古代詩人筆下,白團扇常常是紅顏薄命,佳人失時的象徵。上文已一再渲染“悄無人”的寂靜氛圍,這裏又寫“手弄生綃白團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內心一種無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時似玉”,實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運。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產生一種婉曲纏綿、尋味不盡的效果。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託着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這首詞隱約地抒寫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抑鬱情懷。蘇軾筆下的佳人,大多丰姿綽約,雍容閒雅。無論《洞仙歌·冰肌玉骨》裏“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的花蕊夫人,還是這首詞中的出浴美女,都能給人一種潔淨如玉、一塵不染的美感。從藝術上看,上片主要寫佳人,但沒有正面描寫她的姿容,而是先寫佳人的扇和執扇的手;下片別開異境,前五句寫石榴,後五句佳人與石榴合寫,亦花亦人,巧妙新穎,和諧自然。此詞之意藴,冠絕古今,取景清幽,意象清雋,託意高遠。

《夏詞》

清代: 智生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濕輕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賞析:

智生詩多清新淡雅,一如其端莊為人。這首吟詠夏景之詩,尤為新穎可喜。寫的是瑣碎小事,平凡生活,卻能巧出新意,令人擊節讚歎。觀察的細緻入微,描寫的準確生動,使這樣一首短短的絕句,能經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永久流傳。

      瞭解更多,請看》》》三伏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