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走世界/城市文化/列表

寧波的地方民俗有哪些

祈盼吉祥話春節

寧波的地方民俗有哪些

農曆的十二月廿三,寧波人稱之為“小年”。據説這天是灶君菩薩生日,每户人家當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寧波人又把這一也稱為“祭灶夜”。其實,“祭灶果”是寧波特有的,它是由凍米糖、腳骨糖、紅球、白球、麻球、油果等混合而成。當供桌上的蠟燭快燃盡時,大人就把廚房大灶上神龕裏的灶君菩薩請下來,連同一匹“灶馬”用蠟燭火苗點着後送上天。然後,馬上把“祭灶果”分給孩子們吃。祭灶,按老百姓的説法是要灶君菩薩上天宮後,對玉帝“多説好話”,以求“來年下界降吉祥”。
年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謝年”。“謝年”是表示寧波人對大自然的年終感恩,對祖先的告慰,也是對來年吉祥如意的祈盼。“謝年”也叫“謝年羹飯”。一般人家用五個祭盤。祭盤是紅色的圓形木盤,比洗臉盆略小,也淺一些。祭盤上的祭品,中間一盤是一隻豬頭,稱為“利市”,是吉利的意思。辦不到豬頭的用一刀肋條肉代替。另一盤是一隻大公雞,或者是兩隻較小的公雞,但母雞是不用的。以上兩盤是熟食,其餘三盤是生料:一盤是兩條鰱魚,象徵歲歲有魚(餘);一盤是蚶子,象徵對本對利;最後一盤是年糕,象徵生活年年高,年糕三四條一排,縱橫交錯地疊起來。桌前擺放香爐和燭台,還放年糕粉做成的“元寶”。桌的四周放酒杯和筷子。整個桌面擺得滿滿當當的。
火樹銀花話元宵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圓,故稱上元節。
十三日為“上燈夜”,十八日為“落燈夜”,期間為“燈節”。
上燈夜,寧波人興吃蘆穄湯果。十四夜,有“照蛇蟲”習俗,是日,農家在田頭、田塍點火燒野草“驅邪”,俗叫“驅煌蟲”,田塍乾草燃着時猶如條條火龍,故又稱“譚火龍”。此為歲時習俗和農業生產除蟲害相結合的一種習俗。

緬懷逝者話清明

寧波清明的民俗強調的是,以“感恩故人、催護新生”為主旨,寧波習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墳祭祖、做清明羹飯為重,海內外遊子清明時節多歸故里上墳。
寧波人認為:上墳,主要是一種精神安慰,不僅僅對生者,也是對逝者的;清明祭祀為的是“慎終追遠”。“慎終”就是認真地為父輩或祖輩辦喪事;“追遠”就是舉行祭祀活動,追念有功德的先祖,體現了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
寧波人上墳節令食品為青餈、麻餈(烏米飯)糕,麻餈要切成菱形。上墳時,清除雜草,鏟新土壓墳頂,插上掛有紙球的筱竹梢,以示後代子孫已盡孝祭祖,同時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發達。
龍舟競渡話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節,為民間傳統節日,本名端五,亦稱端陽。各家門口插菖蒲及艾,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一個大蒜頭。
相傳是日為楚國愛國詩人、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日子,為紀念屈原,民間有懸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節操馨香溢世;粽子,原為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後演變成為節日食品;划龍舟,則表示競相營救屈原。

八月十六話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國皆然,是個大節,唯寧波興十六日為中秋。
寧波以十六日為中秋的來由,有多種版本。其中一種傳説是八月十六為越王勾踐母親的生日。現慈城西南有一古城句章,越王勾踐母親當時長居此地。每到八月十六,越王都會陪母親過生日。過生日的內容不是大擺酒席,鶯歌燕舞,而是越王母親對兒子的過失先進行教誨,之後母子一同賞月。此事一經傳開,當地都把八月十六作為聆聽母親教誨,陪長輩賞月的慈孝日子。直至今日,已近兩千年了。據《慈溪縣誌·歲時記》中記載:“越王母以八月十六生,顧四明以十六日為中秋。”
中秋以吃月餅示團圓,寧波月餅以苔菜、水晶月餅別具風味。此時新鴨肥嫩,全鴨燉芋艿子為時新佳餚,俗稱“鴨撲芋”。民間有吃“鴨子芋艿”、水拖糕等習俗。
爬山登高話重陽

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我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利用諧音的國家,九九的諧音為“久久”。這樣一來,重陽又有了“長久”、“祈求健康長壽”之意。因此,寧波人在重陽節歷來要對那些長壽的老人表示尊重與慶賀。

TAG標籤:寧波 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