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當前位置 /首頁/新生活/生活/列表

關於立冬的來歷 立冬的來歷是什麼

最早立冬就是為了確立冬季,後來人們習慣了二十四節氣,到了立冬節氣,就知道冬季的正式到來了。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着冬季的開始,為冬三月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載,“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

關於立冬的來歷 立冬的來歷是什麼

立冬習俗

迎冬:古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古時天子也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羣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補冬:立冬後,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説,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補充體能,台灣街頭的“羊肉爐”和冬令進補餐廳也會高朋滿座;在北方,大家則更愛吃餃子,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餃子,盡掃一年疲憊。

立冬三候簡介

立冬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意思是,此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