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匯聚

當前位置 /首頁/新生活/經典匯聚/列表

我國於2020年前發射水循環衞星 利於洪水監控預測

導語:每逢6、7月是北旱南澇的多發期,近日南方26省暴雨引發洪澇災害備受關注,許多武警救援人員趕赴前線全力以赴,許多被困人員被安全轉移。昨天(11日),2016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舉行,為對應季節性突發肆虐的洪水,我國研發全球首顆水循環觀測衞星,預計2019年到2020年前發射。


中國2020年前將發射水循環衞星 增洪澇預警能力

記者從11日開幕的2016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上獲悉,“全球水循環觀測衞星”是國際上首個對全球陸地、海洋和大氣水循環關鍵要素進行綜合觀測的地球科學衞星。目前衞星已完成了有效載荷關鍵技術的攻關和試驗驗證,為開展工程研製奠定了基礎,衞星預期於2019年到2020年左右發射。

該衞星計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研究員施建成表示,針對這些問題,中科院計劃於2020年前後發射全球水循環觀測衞星。該衞星首次利用對水要素敏感的三個主被動微波的傳感器進行聯合探測,對土壤濕度、雪水當量、地表凍融、海水鹽度、海面蒸散與降水等水循環關鍵要素時空分佈的同步觀測將實現前所未有的觀測精度和系統性。


中國2020年將發射水循環衞星 增洪澇預警能力

據悉,該衞星計劃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已與美歐多國研究團隊達成合作協議,衞星計劃實施後將以此為核心發起國際水循環觀測衞星星座,形成對全球不同地區水循環系統的立體式觀測網絡。

水循環是指,在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動下,水在水圈內各組成部分之間不停運動,構成全球範圍的海陸間循環,並且把各種水體連接起來的過程。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施建成説,水循環特徵變化已直接影響人類生活,目前在中國南方肆虐的水災“就是水循環特徵在區域發生變化的典型案例”。提高對水循環特徵的認識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

我國於2020年前發射水循環衞星 利於洪水監控預測
掃碼關注公眾號

我國於2020年前發射水循環衞星 利於洪水監控預測 第2張
掃碼下載app